廊坊传媒网讯(记者张泰源)7月7日,“跟着非遗游河北”文旅资源交流推介活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作为河北非遗“冀艺”代表项目,我市固安雕漆与郭氏铁板浮雕、蔚县剪纸等多项非遗一同,为当地民众及文旅界人士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雕漆龙公仔摆件、雕漆荔枝盘、雕漆葫芦手把件、雕漆梳子、雕漆青瓷雕漆杯等精美作品纷纷亮相。固安雕漆以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新颖雅致的文创造型吸引众人目光。细腻繁复的雕刻纹路、绚丽瑰丽的色彩搭配,将中国传统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雕漆衔笔狮摆件凭借其独特魅力,被吉隆坡中国艺术中心收藏,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活动中,河北带来的传统舞蹈、转碟蹬伞等杂技表演以及京剧戏曲节目,与固安雕漆等非遗展示相互辉映,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安雕漆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江表示,希望通过这些非遗作品,向当地民众展现华夏文明中“坚韧不拔”的匠人精神。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公使郑学方在致辞中对中马互免签证政策下双方旅游交流的广阔前景充满期待。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国际事务推广部(亚洲及非洲)高级总监法迪拉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认为河北展现了生动瑰丽的中华文明画卷,进一步加强了马中之间的文化联系与旅游交流。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杰表示,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河北与吉隆坡在游客互访、景区开发、项目投资、艺术创作等文旅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记者手记:非遗出海背后的文化共鸣
廊坊固安雕漆此次海外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对非遗现代价值的重新诠释。当雕漆龙公仔、雕漆荔枝盘以新颖的文创形态亮相,那些繁复纹路与瑰丽色彩,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工艺“陈旧”的刻板印象,证明非遗也能与当代审美同频共振。
当得知雕漆衔笔狮摆件被吉隆坡中国艺术中心收藏时,我深刻意识到,一件非遗作品的收藏,不仅是技艺的认可,更是文化对话的开始。中马双方官员对文旅合作的展望,马来西亚民众对匠心工艺的好奇,都在传递一个信号:非遗正成为打开民心的钥匙。如今,非遗早已突破地域限制,让文化共鸣真实可触。而非遗出海的每一步,都在为文明互鉴铺就更坚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