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孟加拉国的消费水平全球最低,能有多低?中国普通人去了绝对是富翁,300元人民币在孟加拉国换成他们本国货币是5000达卡,一天内要在其首都花完这么多钱还是比较困难的,一顿路边摊快餐最多只要2元人民币。 (信息来源:光明网——“中国正在帮助孟加拉国实现梦想”) 孟加拉国在他国看来是个消费天堂。一杯现榨甘蔗汁五毛钱,住一晚廉价旅馆三毛钱,路边快餐便宜得有些魔幻。这里似乎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低的地方,随便一个普通人过去都能当“富翁”。 可谁能想到同一个国家的富人区,一杯奶茶能卖到60块人民币?五毛对六十块,这种反差,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刺眼。用“消费全球最低”来概括整个孟加拉国,就像看到小城的房价就断言中国物价一样太天真了 这种说法无视了其内部巨大的贫富鸿沟和地域差异,更忽略了医疗、教育、安全这些真正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尺。那真实的孟加拉国究竟是什么样? 孟加拉国的生存环境远比想象中的要严峻。1.7亿人挤在比中国广东省还小的土地上,人口密度高居世界前列。这里的气候也相当极端,更要命的是空调远非普及品,只是少数富人的特权,这让普通人的漫长夏日格外难熬。 首都达卡的基础设施也严重滞后。一到雨季,城市内涝便成了家常便饭,街头交通更是一片混乱,没有红绿灯,汽车、三轮车和行人混作一团,野蛮生长。 即便花高价住进当地最好的酒店,得到的服务和设施,可能还不如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标准。而老城区更是仿佛停留在几十年前,低矮的建筑、蛛网般的电线和破败的设施。 孟加拉国贫富差距触目惊心。一边是达卡新城区的摩天大楼和豪华别墅,而另一边却是街头成千上万的乞丐,他们骨瘦如柴,赤着脚,身上裹着一块破布,有些人甚至把向外国人乞讨当作一种职业。 城市边缘密密麻麻挤满了用竹子、废木和粗布搭起的窝棚。更贫困的人,只能用几块土砖搭个灶,烧捡来的木板和纸壳做饭。 服装厂工人月薪不过800元人民币,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教授和企业高管,月入可达6000至2万人民币,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上层社会。 除此之外,传统医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都是这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课题。 然而这片充满矛盾的土地并非一片死寂。恰恰相反,它正展现出惊人的经济活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汇点,孟加拉国已是南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年增速高达7.1%。 今天的达卡像一个巨大的工地,修路、建桥、盖高楼,处处是建设的轰鸣,昭示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中国的力量,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助推角色。 十年间,来自中国的企业不仅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还为当地创造了约55万个就业岗位。孟加拉国坦言,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是推动当地经济最可靠的伙伴。 达卡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就是一个缩影。过去这里的河流黑臭不堪,如今经过中国企业的升级改造,累计处理了1.5亿吨污水后,河水竟变得清澈见底,甚至成了当地人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孟加拉国既有贫穷落后的底色,又有高速发展的亮色;既有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而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深度捆绑,无疑是它挣脱困境、走向繁荣的关键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