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外网都在传,我国开始建造“末日导弹列车”!列车装备最新型东风41洲际核导弹。东风

外网都在传,我国开始建造“末日导弹列车”!列车装备最新型东风41洲际核导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5,000公里,可以装备10个高精度分导式核弹头。 先得弄明白啥是 “末日导弹列车”。这东西其实就是把洲际导弹装在火车上,利用铁路网满世界跑,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历史上苏联就搞过这玩意儿,上世纪 80 年代部署了 SS-24 “手术刀” 导弹列车,每列火车能装 3 枚导弹,每枚导弹带 10 个核弹头,射程超过 1 万公里。北约给它起了个外号叫 “幽灵列车”,因为火车跟普通货运列车长得差不多,卫星侦察很难分辨,而且苏联铁路网四通八达,导弹列车能在一夜之间转移上千公里,敌人根本摸不着影儿。后来苏联解体,乌克兰不让生产导弹了,这事儿才黄了。 再看咱中国的东风 - 41 导弹。这导弹确实厉害,射程在 12000 到 15000 公里之间,能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还能携带 10 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能独立瞄准不同目标,突防能力很强。现在东风 - 41 主要是用公路机动发射车,能钻山沟、走烂路,隐蔽性已经不错了。要是真把它装到火车上,理论上能进一步提高机动性,毕竟铁路网比公路网更密集,火车跑得也快,一晚上能跑上千公里,敌人更难跟踪。 可这里面有不少技术难题。首先是火车的承载能力。东风 - 41 导弹本身就不轻,再加上发射装置、指挥系统,整列火车的重量可能超过上千吨。普通铁路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重量?苏联的 SS-24 导弹列车因为太重,得用三台内燃机车牵引,从卫星上看特别显眼,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要是咱用高铁,高铁轨道的设计是为了速度,能不能承受导弹发射时的冲击力呢?这都是问题。 其次是隐蔽性。虽然火车能伪装成普通货运列车,但铁路线是固定的,调度系统也复杂。敌人要是盯着铁路枢纽,很容易猜到导弹列车的动向。苏联的导弹列车就是因为重量大、需要专用轨道,最后被美国摸出了规律,生存能力大打折扣。咱中国现在有地下导弹长城,导弹发射车藏在山洞里,配合山区隧道,隐蔽性比铁路可能更好。 还有成本问题。苏联的导弹列车维护费用高得吓人,一辆列车得配几百号人,每年光保养就得花上亿美元。咱中国要是搞这玩意儿,得改造多少铁路、建多少专用设施?而且东风 - 41 已经有公路机动型了,再花大价钱搞铁路机动,性价比高不高呢?有专家就说,东风 - 41 本身隐蔽性就很强,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另外,咱中国的核战略跟苏联不一样。咱一直坚持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力量的规模也比美俄小。要是把有限的核弹头分散到铁路上,攻击力反而会减弱。现在咱的地下导弹长城和公路机动发射车已经能满足二次打击的需求,再发展铁路机动系统,可能不是优先选项。 不过,也不能说完全没可能。俄罗斯这几年就重启了 “巴尔古津” 导弹列车,用的是 RS-24 “亚尔斯” 导弹,射程 1.2 万公里,能装 6 枚导弹,还能在普通铁路上发射,隐蔽性比苏联时期强多了。这说明铁路机动技术还在发展。咱中国的铁路网比俄罗斯更发达,特别是高铁,要是能解决承载和隐蔽的问题,理论上确实能提高核威慑能力。 还有个事儿得提一下,2015 年美国卫星监测到咱在铁路上试射过洲际导弹,当时就引起了轰动。虽然官方没说是不是导弹列车,但这事儿让西方媒体浮想联翩。再加上咱这几年高铁技术突飞猛进,有人就猜测咱把高铁和导弹结合起来了,每节车厢都能发射核弹头,打完就跑。但这种说法靠谱吗?高铁运行依赖电网,战时电网要是被破坏,导弹列车就成了活靶子,而且高铁调度系统太复杂,很难完全避开卫星监控。 综合来看,外网传的 “末日导弹列车” 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咱中国现有的核力量结构是以公路机动和地下发射为主,铁路机动可能不是当前的重点。不过,军事技术发展很快,谁也说不准未来会不会有新的突破。就像俄罗斯重启导弹列车一样,咱要是真有需要,也不是没可能搞这玩意儿。但目前来看,这事儿更多是西方媒体的猜测,咱还是得理性看待,别被带偏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