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西藏的问题,唐朝整不明白,元朝整不明白,明朝也整不明白,但是硬是让清朝给整明白了

西藏的问题,唐朝整不明白,元朝整不明白,明朝也整不明白,但是硬是让清朝给整明白了,说白了,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不是打仗的士兵,反而是六十多岁的康熙,给整场战争定了调子。 康熙皇帝执政的时期,西藏地区因为内外夹击,局势变得非常不稳。准噶尔军队没怎么遇到像样的抵抗,很快就控制了大片地方,不但让西藏出了乱子,也让清朝中央紧张起来。 事实上,自从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西藏一些有权势的人为了继续操控大权,把达赖去世的消息藏了下来,一直没对外公开。 他们以“达赖还在闭关”为理由,十几年都没让外人知道真实情况。这一拖拉,西藏内部治理混乱,权力关系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清朝朝廷虽然远在北京,但有关西藏的消息还是传了过来。只是交通信息不便,中央也没法一下子弄清楚状况。等到秘密曝光,已经过去15年。 康熙收到确切消息后,立马派了重臣赶去西藏,目的就是要重新把那里拉回中央的管辖轨道。这个时候,准噶尔部落看准机会举兵入侵,整个局面更加胶着。 面对里外夹攻的局势,康熙没有急着下令直接开打,而是仔细分析了西藏这块地方的地缘位置和准噶尔的动向。 康熙明白,如果西藏这块地守不住,不只是边疆出问题,更有可能影响到中原腹地的安全。一个西藏,连着新疆、西域、大西南,谁都明白控制不好藏区,随时都有大乱子。 于是,康熙决定主动出击,把准噶尔势力赶出去,顺便把西藏的管理彻底整明白。 清军从四川和青海两个方向合围,打仗不轻松,高原的艰苦环境对将士都是难题。不过康熙的决心很坚,调动全国的粮草和兵力支援,最后还是把准噶尔军队完全驱逐出境。 单靠这次胜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康熙真正高明的地方,是他没有打完仗就撤兵回老家。 他反而把一支精锐的部队长期驻扎在了拉萨,清朝还设立了专门的驻藏大臣,把军政大权都牢牢握在中央手里。 这样一来,西藏再也不是地方贵族各自为政的局面,清中央的指令可以直接传达到西藏。 这其实让西藏走上了另一条路。唐、元、明几百年,从来没人像康熙这样,站在根本上把西藏问题彻底理顺。 以前的做法多半是派点使节、搞搞册封,地方上该怎么折腾还怎么折腾。康熙则用驻军和大臣直接介入,让中央的权威在边疆真正落了地。 所以康熙解决的不只是一次军事威胁,而是几百年来积攒的治理难题。 他没有只想着打赢仗就算完事,而是趁这个机会把管理模式给换了,等于在制度上给西藏安了个“保险栓”。 从那以后,西藏不再是过去那种“名义上归中央、实际上自己管自己”的状态。无论是面对内部的权力纷争,还是外来的侵扰,中央政府终于能迅速介入。 事实证明,康熙这一套办法效果不错,也让后来很多王朝都参考了这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