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发火,美军高层建议:为中国,舍弃乌克兰。 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终于要迎来最终时刻,只因为美国再次参战下场的行为做法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目前的情况和形势来看,俄罗斯的处境已然相当不利。关键时刻,美军高层竟然向特朗普建言献策,遏制中国崛起比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解决俄乌冲突更加重要,难道俄罗斯还有转机? 先说战场形势。俄罗斯虽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可普京手里的牌还不少。2025 年 7 月,俄军对乌克兰的军用机场和军工设施发动了大规模攻击,用的是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机,一下子就把乌克兰的战争能力给削弱了。普京自己也说,俄军已经控制了卢甘斯克 99% 的区域,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控制区都超过 70%,战略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这说明俄罗斯在战场上并不是完全被动,反而还占着上风。 再看美国这边。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明显变了。之前拜登政府还一直给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可特朗普不一样,他更讲究 “美国优先”。2025 年 7 月,特朗普政府调整了对乌军援策略,威胁要对俄罗斯加征关税,同时让北约的欧洲国家来承担军援费用。比如说,德国计划 2025 年提供 70 亿欧元军援,英国计划交付 10 万架无人机。可欧洲国家自己也有经济压力,能持续多久还不好说。而且特朗普强调 50 天内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但实际军援可能减少,转而让欧洲承担更多责任。这就好比原本美国是乌克兰的 “金主爸爸”,现在却想把担子甩给欧洲,自己抽身出来对付中国。 说到中国,这里面的关系就更微妙了。中国一直强调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多次否认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可实际上,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一直没断。2025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俄罗斯原油进口量达到 1.0847 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的 19.6%,天然气管道输气量也有 310 亿立方米。这相当于中国在背后给俄罗斯输血,让俄罗斯能继续支撑战争。而且中国的市场对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俄罗斯很多商品都依赖中国进口,这也间接缓解了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欧洲那边的情况也挺复杂。虽然德国、芬兰等国家愿意加入 “重新武装” 乌克兰的计划,但钱得自己掏腰包。德国计划 2025 年提供 70 亿欧元军援,英国计划交付 10 万架无人机,这些装备对乌克兰来说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可欧洲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国家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或者国内政治因素,对继续支持乌克兰不太积极。比如说,德国国内就有反对声音,担心过度支持乌克兰会影响自己的经济。 再说说和谈的事儿。2025 年俄乌双方在土耳其举行了多次谈判,可每次都不欢而散。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地区撤军,乌克兰肯定不答应。土耳其作为东道主,想帮忙调停,可两边都不让步,谈判就这么僵持着。这时候美国又在背后捣鬼,一方面威胁俄罗斯,另一方面又想让欧洲多掏钱,根本没真心想促成和谈。 还有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也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度一直保持中立,既买俄罗斯的能源,也和西方保持关系。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却在俄乌之间搞平衡,一边当谈判东道主,一边还和俄罗斯做能源生意。这些国家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局势的发展。 综合来看,俄罗斯虽然面临西方的制裁和压力,但在战场上还占着优势,中国的能源贸易又给了它经济上的支持,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又不稳定。所以说,俄罗斯并不是完全没有转机。只要俄罗斯能保持战场上的优势,继续得到中国的经济支持,再加上国际上的外交斡旋,说不定还能在这场冲突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当然,这一切都要看各方接下来的行动,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态度变化。要是美国真的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欧洲又顶不上来,那乌克兰的处境就危险了,俄罗斯的转机也就来了。可要是美国和欧洲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那俄罗斯可能还得继续打下去。这场大决战到底会怎么收场,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