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雇俄军炸征兵处”这事儿,说明战争已经进入“全民参与”新阶段,乌克兰老百姓用手机

“雇俄军炸征兵处”这事儿,说明战争已经进入“全民参与”新阶段,乌克兰老百姓用手机转账买敌军轰炸服务,俄军无人机带着市民留言砸向基辅政权,传统“军队打仗、老百姓躲着”的界限彻底没了。   更夸张的是武器产业链的变化,沙赫德-136无人机成本才1-2万美元,却能炸掉价值千万的雷达站,“便宜武器高效杀伤”的模式,正在让全球军备竞赛变成“智能消耗战”。   而乌克兰征兵处的废墟,就是这场变革最荒诞的证明,当政府比敌人还可怕时,老百姓“叛国”反而成了活命的本能。   自2022年俄乌打起来,乌军死了伤了超百万人,兵源快见底了,为了填前线的坑,基辅当局连16岁的小孩和60岁的老头都不放过,连女人也开始抓。   征兵手段更是离谱,征兵官在街上、地铁站、教堂门口逮人,谁敢反抗就一棍子抡上去;独生子、慢性病患者甚至未成年人都被拉去当兵,富人倒是能花2万美元买张“免死金牌”。   更狠的是,征兵处的人为了完成指标,直接给居民区断水断电,等老百姓出门查看时动手抓人。   这种“土匪式征兵”彻底激怒 了大家,从2024年开始,乌克兰各地征兵处频繁被纵火,2025年初还有个母亲因为儿子战死,直接带着炸药冲进征兵处,跟工作人员同归于尽。   这场闹剧背后,是乌克兰老百姓对政府的彻底失望,泽连斯基为了接着打,把国家拖进了“越征兵越民怨、越民怨越没战斗力”的死循环:美欧的援助迟迟不到,北约死活不让乌克兰入伙,前线士兵五周才能轮休一次,后方老百姓得靠“找老人代检”帮逃兵躲抓捕。   更讽刺的是,俄军无人机炸征兵处时,乌克兰社交媒体上居然有人评论“感谢俄军干得漂亮”——老百姓用脚投票,比任何政治演讲都实在。   战争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母亲失去儿子的哭声,是年轻人被警棍打倒的惨叫,是老人颤抖着扫码付比特币时的绝望。   当泽连斯基还在喊“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当北约继续拱火递刀子,这场闹剧的结局早就注定了:没有赢家,只有输得底儿掉的老百姓,或许真正的勇气不是接着打,而是承认战争的荒唐,给活着的人留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