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露出獠牙! 2025年6月28日,在卡德罗夫露出獠牙之后,普京已别无选择,非正式会见了其17岁的儿子。 这场没让媒体掺和的会面,背后是俄罗斯和车臣盘根错节的较量,新冒出来的各种情况,让这事变得更不简单。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老早说起。1858 年车臣第一次被俄罗斯吞并,就没怎么顺当过。苏联时期,斯大林觉得车臣人跟德国人勾连,把好多车臣人赶到中亚和西伯利亚,车臣 - 印古什共和国都给撤了,不少人没挺过来。直到 1957 年赫鲁晓夫那会儿,车臣人才得以回家,共和国也恢复了。 90 年代苏联快散架时,车臣在前苏联空军上将杜达耶夫带领下要独立,俄罗斯为了保住国家统一,打了两次车臣战争。第一次打得惨烈,俄军占了主要城市,可损失太大,车臣武装后来老搞恐怖袭击;第二次俄军有了经验,打赢了才慢慢稳住车臣。就在这期间,卡德罗夫他爹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从帮着分裂势力变成跟俄罗斯联邦站一队,当了车臣首任总统,可惜被暗杀了。 现在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的地位稳得很。拉姆赞・卡德罗夫 2007 年开始管车臣,手段硬,手里的家族武装也只听他的,把车臣变成了家族说了算的地方。车臣的行政、经济、军事这些要害部门,到处都是卡德罗夫家族的亲信。车臣经济全靠俄罗斯联邦给钱,每年拨款能占车臣 GDP 的 73%,可这些钱好多都进了卡德罗夫家族相关的企业。就说石油开采和建筑承包,车臣 23 家核心企业里,21 家都是家族亲信在管,他们借着联邦项目的名义,把利润弄回自己家,俄罗斯审计署 2024 年的报告也说了这钱花得不明不白。 最近卡德罗夫的一系列操作,让俄罗斯头大得很。俄乌打得正激烈,俄罗斯急着让后方安稳,还得添兵,卡德罗夫却以 “得守好车臣,防着极端分子进来” 为理由,把在乌克兰赫尔松的 5000 车臣精兵调回了家。这一下,俄军在乌克兰的力量弱了,作战计划也被打乱了。而且,车臣有个格罗兹尼 - 马哈奇卡拉输气管道,北高加索 12% 的气都从这儿过,卡德罗夫说要 “安全检修”,一下子减产 30%,俄罗斯往阿塞拜疆送气的价格立马涨了 15%,不光少赚了钱,跟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也受影响了。 外面还有些国家偷偷搞小动作。土耳其给车臣的大学捐了不少钱,说是 “文化基金”,其实是拿钱让他们研究 “高加索民族历史”,想从文化上影响车臣年轻人,让他们觉得跟俄罗斯不是一路人。卡塔尔的宗教机构也在线上给车臣年轻人上课,说 “信教比爱国重要”,慢慢动摇大家对俄罗斯的国家认同。这些外部势力掺和进来,让车臣和俄罗斯的关系更难弄了。 普京为啥要见卡德罗夫 17 岁的儿子亚当?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一方面,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的势力太牢了,他手下的武装能稳住车臣,也可能闹事。真把卡德罗夫惹急了,车臣乱起来,俄罗斯本来就在俄乌冲突里分身乏术,肯定扛不住。另一方面,普京见亚当,是想传递个信号:俄罗斯中央认你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的特殊地位,也愿意跟你聊聊家里人接班的事,但你们家想一直说了算,得在俄罗斯的法律和国家利益框架内。 现在车臣的年轻人想法也不一样了。格罗兹尼大学 2025 年调查显示,18-25 岁的车臣年轻人里,47% 觉得 “车臣应该有更多经济自主权”,比五年前翻了一倍。他们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多了,对 “自己是车臣人” 这个身份的想法也多了。社交平台上 “车臣未来” 这个话题很火,有人发苏联时期车臣的照片,琢磨着在俄罗斯体系里怎么能发展得更好;也有人听了外面的宣传,想让车臣更独立。年轻人的这些想法,让车臣的未来更说不准了。 这场会面看着简单,其实是俄罗斯和车臣之间一场没挑明的较量。后续会怎么发展,还得接着看这些新局势怎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