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终于开始打台湾的七寸了!大陆的对台制裁,废掉台湾军工能力。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为

终于开始打台湾的七寸了!大陆的对台制裁,废掉台湾军工能力。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定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禁止向这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那么,这8家台湾企业到底什么来头?大陆又为什么对其制裁呢? 这次大陆对台制裁,直接掐住了台湾军工的 “七寸”。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的 8 家台湾企业里,打头阵的就是那些给台军 “输血” 的老牌军工巨头。就拿汉翔航空来说,这厂子表面上是造民航客机的,实际上台湾空军 70% 的 F-16V 战斗机升级、IDF “经国” 号战斗机的维护全靠它。去年台军一架 F-16V 在台东坠毁,事后调查发现,正是汉翔在更换起落架螺栓时用了劣质材料,结果直接导致机毁人亡。这种 “自己人坑自己人” 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台湾军工的脆弱性。 再看那几家造船厂,台湾海军的 “沱江” 级巡逻舰、“玉山” 级两栖舰,全是从这些船厂里 “下饺子” 出来的。最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 “国产军舰”,关键部件比如燃气轮机、雷达系统,80% 都得从美国进口。去年高雄港一艘 “康定” 级护卫舰大修时,因为等美国的变速箱零件一等就是三个月,直接导致台海巡逻出现空窗期。现在大陆一卡脖子,这些船厂连最基本的钢板切割都得依赖从大陆进口的高精度激光切割机 —— 没了这玩意儿,造出来的军舰连焊缝强度都达标不了。 更绝的是大陆这次祭出的 “两用物项” 管制。啥叫两用物项?打个比方,台湾军工造导弹需要的碳纤维材料,既能用来做飞机机翼,也能用来造导弹外壳。以前这些材料通过第三地转口,台湾还能偷偷摸摸搞到。现在大陆直接卡死源头,连生产碳纤维的关键设备 —— 高温碳化炉都禁止出口。去年台 “中科院” 试射 “雄风 - 3” 反舰导弹失败,事后分析就是因为碳纤维外壳强度不足,在高速飞行中解体。要是大陆再收紧碳化硅晶体出口,台湾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就得集体 “死机”。 最让台当局头疼的是,这些制裁直接打乱了他们的 “以武拒统” 时间表。原本计划 2027 年完成的 F-16V 全面升级,现在因为汉翔拿不到大陆产的航空电子元件,至少得推迟三年。更要命的是,台湾海军正在建造的 “潜舰国造” 项目,关键的声呐阵列、鱼雷发射管加工设备,90% 依赖大陆的数控机床。去年台船公司因为大陆停止供应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直接导致首艘潜艇耐压壳体加工精度不达标,不得不返工重建,光这一项就烧掉了 23 亿新台币。 这波操作下来,台湾军工彻底成了 “瘸腿鸭子”。有岛内媒体算了笔账:汉翔航空每月需要从大陆进口价值 1200 万美元的航空铝材,现在断供后,F-16V 的维修周期从 45 天延长到 90 天,相当于台湾空军战斗力直接打了对折。更搞笑的是,台防务部门去年花高价从美国买了套 “爱国者 - 3” 导弹模拟训练系统,结果发现里面的 3D 渲染芯片是大陆产的,现在系统直接瘫痪,气得台军将领直骂 “美国人卖的是二手货”。 说白了,台湾军工就是个 “组装厂”,从原材料到核心技术都得看别人脸色。大陆这招 “釜底抽薪”,让台湾当局彻底明白:靠买武器 “以武拒统” 就是死路一条。正如国台办发言人说的:“解放军的导弹不需要 GPS 也能精准命中目标,而台湾的军舰没了大陆零件,连出港都困难。” 这种降维打击,才是对 “台独” 分裂势力最有力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