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7月13日,向全世界宣布,全世界第一艘四万吨级的电磁弹射准航母“四川”舰,即将迎

7月13日,向全世界宣布,全世界第一艘四万吨级的电磁弹射准航母“四川”舰,即将迎来海试,美军认为,四川舰的作用甚至要超过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四川舰到底凭啥让美军破防?   (信源:凤凰网——即将首次海试?全球首款电磁弹射准航母 对岸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2025年7月,一艘舷号“51”的中国巨舰——076型“四川舰”,甲板上挂满了数百面红旗。这种景象,在海军主力舰的建造史上并不常见,预示着它马上就要首次海试了。   这艘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大家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它带的一系列新玩意儿,正在直接改变西太平洋的海上规矩。   “四川舰”厉害在哪儿?它用的是跟“福建舰”一样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这套系统驱动的电磁弹射器,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2%,比美国“福特”级航母上那套中压交流系统高了一大截,而且故障率只有人家的七分之一。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效率高直接意味着能打:它能让歼-35隐形战机满载8吨弹药起飞,作战半径直接干到1500公里;空警-600预警机也能升空,构建一个直径800公里的空情侦测网。   这下,两栖攻击舰和传统航母的界限,算是彻底模糊了。舰上的重型舷内升降机,能载重30吨,是075型两栖舰的两倍。   配合双舰岛设计,调动飞机那叫一个快,一天能出动50架次,跟一个中型机场的调度能力差不多了。   但这船最让对手头疼的,还是它的无人机群。它的电磁弹射轨道是专门为攻击-11隐身无人机设计的,这种碳纤维结构的无人机,蒸汽弹射根本搞不定。   光这一艘船,就能带至少18架攻击-11和6架翼龙-3察打一体无人机,组成好几层作战网络。   这些无人机群,能在短短五分钟内完成“侦察-打击-评估”的全套流程,搞个1500公里外的反辐射打击,或者直接“斩首”。   这个能力一出来,美军那些“远征前进基地”的小股部队战术,藏不住了。甚至有国家军演,都得紧急加练城市巷战,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立体登陆。   “四川舰”的建造速度也让人开了眼界。2023年4月刚切下第一块钢板,到2024年12月就下水了,接着只用了10个月就完成舾装,整个周期加起来才28个月。   再看看美国那边:LHA-8“布干维尔”号两栖攻击舰,2020年就铺龙骨了,结果交付日期推了五次,还超支了6800万美元;LHA-9“费卢杰”号更是要拖到2030年。   中国能这么快,靠的就是全产业链都能自给自足。从动力系统到电磁弹射器的核心部件,基本都是国产,设备从工厂出来到上舰,平均只要72小时。   而美国造船业呢,工人不够,质量问题一堆,预算还老超,现役的两栖舰队,战备率只有46%。   这种巨大的速度差异,直接转化成了战略优势。美国智库推算过,一旦“福建舰”和“四川舰”编队,解放军在台海以东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范围,能深入到1800公里,把宫古海峡到巴士海峡都给覆盖了。   这意思就是,美国得把部署在亚太的航母数量增加到六艘,才能勉强维持平衡,但他们实际能用的就三艘。   更直接点说,“四川舰”单舰的无人机群打击效能,已经超过了印度海军两艘航母编队的总和,但它的运营成本,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一。   这份力量对比,让五角大楼的报告也承认,076在台海地区能形成一个“拒止区”,甚至能把冲绳基地的生存率压到47%。   现在,“四川舰”甲板中间的白色工棚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比几个月前小了七成,就剩下弹射器末端的保护罩。这信号很明显:海试马上开始。   动力系统、导航雷达和通信天线这些关键部分,都通过了严格验收,舰体水密隔舱也用高压水测过了。这些都说明,“四川舰”完全能靠自己动力安全出港了。   系泊试验的数据显示,电磁弹射器能在2.1秒内把30吨的载荷加速到240公里/小时,误差只有0.3%。海试一过,这艘汇集了中国22个省份钢材和1600家供应商心血的巨舰,就要直奔东海了。它全面投入使用的那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