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蹭华为的三蹦子竟是中国最大摩托车企业# 前不久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张照片,看上去是一款名叫 “问界Q1” 的三蹦子发布会。当然这不是鸿蒙智行的,是一家叫做宗申的公司干的。宗申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是中国前三、市值达到277亿、年销150w+的摩托车巨头。宗申很快就道歉了,整改相关产品。
我总感觉有头有脸的宗申,法律知识不该如此淡薄。但我们追溯了宗申了整个发展史,感觉这操作是他们长期深耕下沉市场的结果。。。宗申这家企业跟大部分初创企业一样,一开始也是个小作坊,创始人左宗申在1982年是重庆的一名摩托修车铺师傅兼老板,手艺相当出众。
左宗申的夫人袁德秀和尹明善的妻子陈巧凤是亲戚。尹明善是谁?未来的力帆董事长。在当时,他是重庆职业教育书社的老板,算是小有所成,出版的《庞中华钢笔字帖》风靡全国。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被它折磨过。
在双方夫人的牵线下,左宗申和尹明善一拍即合,尹明善出资,左宗申出技术,两人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就是本田 “Honda” 的发音。轰达先是买散装零件回去组装再转卖,逐渐学会了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1994年,轰达搞出了中国第一台100cc的四冲程发动机,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1995年,轰达从生产发动机到自己走到台前生产摩托,但左宗申和尹明善对就要不要 “致敬” 出现了分歧。1995年,宗申摩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自立门户。1997年,轰达改名力帆,车上商标毫不避讳模仿本田。双方正式分道扬镳。
宗申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产品开发以广大农村为定位。依靠老乡起家,宗申还成立了高速艇公司、专做三轮车的江苏宗申。到了1997年,宗申净资产已经达到3亿,位居重庆私企50强第二位。他们还搓出了中国第一辆大排量摩托赛车ZS-750。
可能也是因为宗申对赛车和发动机研发的需求,他们同时找上了当时经营不善的意大利著名车企比亚乔。经过三年的谈判,以及两国政府的斡旋,最终宗申与比亚乔在2004年完成合资,比亚乔将给宗申提供50cc-500cc全系列的踏板车发动机技术。
但大规模的禁摩令来了。。。又恰逢世界级的金融危机,宗申一下滑到了谷底。在如此紧急的事态之下,下沉市场才是宗申最牢固的根基。于是乎,宗申前面的农用机车开始发力了。凭借与摩托车同源的技术,什么农机、水泵、割草机等农业生产工具应运而生。卖得那是相当好。
截至到2024年,宗申的通用机械占比50.29%,超过了摩托的36.77%,成为了第一大业务。现在宗申已经发展成了通机、摩托、航空、新能源等多个板块均有涉猎的百亿大企业。那么多人不认识这个品牌,只是因为它的下沉产品距离我们较远。但话说回来,网友再怎么喷,好像也不影响哥们卖它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