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迅速朝他开枪,可越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上当了! 当时,姜利民是 41 军 121 师 362 团 7 连的尖刀排长,正带着副班长李卫国和爆破手王建军,悄悄摸进越南莫隆的山地。 这片地方到处是越军暗堡,走一步都可能遇险。 他们在这要命的地方已经摸了三个钟头。 就在三人小心翼翼前行时,前方突然传来异常。 王建军压低声音:“排长,前面三十米有动静。” 姜利民示意两人趴下,自己贴着湿红土往前挪。他心里清楚,这山地藏着诡雷,越军暗堡正盯着这儿。 忽然,一道暗红色曳光弹划过夜空。 “是曳光弹!” 李卫国刚想拉枪栓,被姜利民按住手腕。 借着火光,姜利民看见左边山岩下露出半截水泥工事,射孔里有人影晃动。 他估摸着:两个暗堡,间距不到二十米。手不自觉摸向腰上的爆破筒。 可眼前的两个暗堡,并没有让姜利民完全放下心来。 他在部队十年,知道这阵地安静得反常,背后可能有更大危险。 他突然说:“把电筒给我。” 李卫国和王建军瞬间绷紧。王建军急劝:“排长,这太冒险了!” 姜利民抬手打断。他清楚,在暗堡群里按老办法打,战友只会白白送死。 随着姜利民按下手电筒开关,一场他精心设计的戏码正式上演。 姜利民打开手电筒的瞬间,整个阵地乱了套。 越军子弹 “嗖嗖” 扫过来,他能听见弹头擦过钢盔的刺耳声。他趴在弹坑,满身是泥,眼睛死死盯着越军射击的火光。 三秒钟,他看准四个射击点。“上套了。” 姜利民嘴角冷笑。 这冒险的法子,真把越军火力点全逼出来了。 摸清了敌人的底细,姜利民立刻开始部署反击。 姜利民吩咐道:“卫国,打左边第二个射孔;建军,准备爆破筒。” 第一声爆炸响起,山体都在晃。 姜利民趁机滚向第三个暗堡,跃起时左肩一阵热 —— 子弹擦过锁骨。 “排长!” 王建军的喊声被爆炸声淹没。 姜利民顾不上疼,把第二根爆破筒塞进射孔时,看见暗堡里越军惊恐的脸。 爆炸的气浪还未平息,更危急的情况出现在眼前。 气浪将他掀倒,爬起来时,见李卫国倒在血泊里,肚子伤口严重,肠子都流出来了。 李卫国咬着牙推他,说道:“别管我!十点钟方向还有一个暗堡!” 尽管自身受伤,战友倒下,但战斗还得继续。姜利民往第四个暗堡摸。 此时,他知道自己快没力气了,但明白这暗堡不炸,后续部队要付大代价。 就在他靠近暗堡,准备做最后一搏时,意外发生了。 “轰!” 一声巨响。他低头,见胸前血涌出来。恍惚想起三天前边境线收到的家书。 “利民,你爷爷当年在朝鲜战场,也是这么往前冲的。” 他想笑,嘴角却动不了。意识模糊时,看见王建军抱炸药包冲向暗堡,远处冲锋号响亮。 这场战斗只打了 23 分钟。 姜利民三人,一死两伤,却毁掉越军四个暗堡,打死 37 个敌人,给后续部队开出关键通道。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战友在姜利民尸体下发现半截烧焦的手电筒,他手指还保持着扣开关的姿势。 大家这才知道,这个勇敢的排长,是新疆军区某师政委姜永锡的独生子。 广西靖西烈士陵园里,姜利民的墓碑刻着:“他用生命照亮了胜利之路,却将自己永远留在了黑暗里。” 每年清明,都有个白发老人来墓前,默默放一束野菊花。 这老人就是姜永锡,他总记着儿子最后一次探亲的话:“爸,等我退伍了,就带你回山东老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