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希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

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希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休? 最近,一起稀土领域的重大泄密案震动全国。国内某稀土公司副总经理成某,为谋取私利,将中国稀土收储品类、数量、价格等 7 项机密级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外企业雇员叶某某,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 6 个月和 11 年。这起案件不仅揭开了稀土行业的安全隐患,也让公众再次聚焦:中国稀土,到底还 “希罕” 吗? 稀土,这个被称为 “工业维生素” 的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国防军工等领域不可或缺。中国作为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占全球 40%,产量占近 70%,冶炼分离产能更是占全球 92.3%。 尤其是重稀土,中国储量占全球 80% 以上,是欧美国家梦寐以求的关键材料。这种垄断地位,让稀土成为中国手中一张重要的战略牌。 然而,稀土的重要性也引来了境外势力的觊觎。2017 年,境外某有色金属公司上海子公司员工叶某某盯上了成某。她以金钱为诱饵,频繁索要稀土收储明细、指令性计划等涉密信息。 成某明知这些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却为了私利多次提供,最终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直到 2023 年 3 月,国家安全机关才破获此案,将两人绳之以法。 案件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怒斥:“内奸何时休?”“严惩卖国贼!”。的确,在稀土这样的关键领域,一个人的贪婪可能让国家多年的技术积累付诸东流。 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成某和叶某某的下场,给所有觊觎国家机密的人敲响了警钟。 面对稀土安全挑战,中国近年来不断加码管控。2023 年 12 月,商务部将稀土提炼、加工、利用技术列入禁止出口目录。 2024 年 10 月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更是从开采、冶炼到进出口全链条加强监管,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2025 年 6 月,中国又对稀土磁铁行业引入追踪系统,要求生产商提交交易量、客户名称等信息,严防技术外流。 这些措施成效显著。尽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加大稀土开采力度,还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 1.9 亿美元资助开发重稀土项目,但短期内仍难以突破中国的技术壁垒。 例如,稀土分离需要复杂的工艺,而中国的设备和技术被公认为全球一流,其他国家即便有矿石也难以高效提炼。加拿大新性能材料公司首席执行官就坦言:“差距还很巨大。” 不过,中国并未放松警惕。2025 年 6 月,商务部再次强调,将依法审查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对涉及国防等敏感领域的出口严格把关。 同时,中国正推动稀土产业升级,从低端开采向高端材料制造转型,包头等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标直指全球稀土新材料高地。 这场稀土保卫战,既是技术的较量,也是人心的考验。成某的背叛提醒我们,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岗位都可能成为敌人渗透的突破口。 好在中国已筑起法律和技术的双重防线,从《稀土管理条例》的全面实施,到出口管制和追踪系统的落地,正在构建牢不可破的稀土安全网。 如今的中国稀土,依然是全球市场的 “香饽饽”。但这份 “希罕”,不再单纯依赖资源储量,更源于技术垄断和产业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