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李广的孙子李禹有一次在皇宫喝酒,口出狂言冲撞了汉武帝刘彻的近侍太监,刘彻决定把他

李广的孙子李禹有一次在皇宫喝酒,口出狂言冲撞了汉武帝刘彻的近侍太监,刘彻决定把他扔进虎池子里吓一吓他,绳子放到一半就让人拉上来,没想到李禹是个狠人,直接掏出一把刀,把绳子割断了! 李禹年轻的时候,和其他将门子弟一样,每天练习骑马射箭,武艺学得很好,大家都觉得他将来能像他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员驰骋沙场的名将。 但是,随着李禹慢慢长大,他从家里长辈的口中,以及一些他父亲故交的谈论中,知道了两件关于他家族的旧事。 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李禹这个人。 第一件事,是关于他爷爷李广的。李广一辈子都在和匈奴打仗,立下的功劳数都数不清,可他到死都没能被封为侯爵。 李禹了解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汉景帝时期,他爷爷在平定七国之乱后,私下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件事让当时的汉景帝很不高兴,觉得他有二心。 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他爷爷都六十多岁了,还主动要求跟着大将军卫青去漠北打仗,就是想完成封侯的心愿。 可是在那次大战中,李广带领的部队在沙漠里迷了路,没能按时到达指定的战场,错过了合围单于的机会。 战后,卫青要按规矩上报李广的失误,李广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辈子没打过这样的败仗,羞愧之下,拔出剑自杀了。 第二件事,是关于他父亲李敢的。李敢一直认为是卫青用计谋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李广,所以心里一直记恨卫青。 他找了个机会,趁人不备打伤了卫青。卫青知道他是因为误会,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肯罢休。 有一次,霍去病和李敢一起陪着汉武帝去甘泉宫打猎,霍去病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一箭射死了李敢。 李敢死后,汉武帝虽然很难过,但他更需要霍去病这样能打仗的将军,为了保住霍去病,只能对外宣称,李敢是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被一头鹿的角给撞死的。 当李禹把这两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弄清楚之后,觉得非常失望。 他认为,为朝廷卖命,最后可能就是这样的下场。 从那以后,李禹就不再提建功立业的事了,整个人都变了。 他不再勤练武艺,反而开始整天在长安城里喝酒闹事,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和张狂。 李禹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妹妹是太子刘据的宠妾。 有太子这层关系在,一般人不敢惹他,汉武帝看在太子和李家旧情的份上,也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次,李禹又在宫中喝酒。一个正受汉武帝宠信的太监,看到李禹喝得醉醺醺的,就走过来敬酒。 他说话阴阳怪气,故意提起李广一生未能封侯的憾事来刺激李禹。 李禹当场就发作了,指着太监的鼻子把他痛骂了一顿。 那个太监看李禹的拳头都捏紧了,没敢当面还嘴,可心里恨透了他。 太监一转身,就跑到汉武帝面前哭诉,添油加醋地把李禹的行为说成是藐视皇权。 汉武帝本来就对李禹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听了太监的告状,立刻就火了,决定要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他让人把李禹叫到跟前,然后下令,用绳子把李禹捆起来,吊进养着猛虎的池子里去。 汉武帝的本意不是真的想杀他,只是想用老虎来吓唬他,让他知道害怕,磨掉他的锐气。 卫士们不敢违抗命令,用粗麻绳把李禹结结实实地捆住,然后开始从虎池的上方,把他慢慢地放下去。 眼看李禹离下面咆哮的老虎越来越近,汉武帝又有些后悔了。 李禹毕竟是李广的后人,真要是出了意外,自己也脸上无光。于是,他挥了挥手,命令卫士赶紧把李禹拉上来。 可就在卫士们准备往上拉绳子的时候,被吊在半空中的李禹却放声大笑起来,对着上面大喊:“士可杀,不可辱!” 说完,李禹自己从怀里掏出一把随身的短刀,毫不犹豫地用力割向了绑在自己身上的绳子。 绳子应声而断,李禹直接掉进了虎池里。 掉下去以后,李禹没有像其他人想的那样惊慌逃窜,而是稳稳地站住了。他手里紧紧握着那把短刀,眼神冰冷地看着围上来的老虎,甚至还向前走了一步。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这个举动惊呆了。 汉武帝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完全没想到李禹的性子会如此刚烈,便立刻下令,让卫士们打开圈门,冲进去把李禹救出来。 经过这件事,汉武帝对李禹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他虽然不喜欢李禹的张狂,但却佩服他骨子里那股宁死不屈的劲头。 只可惜,这件事并没有改变李家的命运。几年以后,京城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诬陷谋反,最终兵败自杀。 李禹因为是太子宠妾的兄长,也受到了牵连,最终含冤而死。#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