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荷花可谓是情有独钟!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唐代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他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辛弃疾《西江月》中也写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实,正如古人所说,世人皆爱牡丹,因为它是“花之富贵者也”,而有气节有操守的人,爱荷花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