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

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坊司,遭官兵蹂躏,就连他4岁的女儿也被朱棣下令,卖进了青楼。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402年夏,朱棣兵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大明江山易主。六月间,一桩震惊朝野的酷刑在奉天殿外悄然展开,三十七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押赴刑场,投入一口滚烫的大油锅之中。   铁铉的死并非一场偶然的残酷,而是朱棣登基后,对旧朝臣子的血腥整肃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他是建文帝倚重的大臣之一,既有学识,又有胆识。   自幼出身河南邓州,原为元代色目人后裔,少年聪颖,洪武年间考中进士,入仕之后任礼部主事,言辞刚正不阿,断案如神,建文帝即位后将其派往山东任布政使,一时间济南政通人和,百姓皆称之为“铁青天”。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从北方起兵节节南进,而济南成为他挥军南下的第一道屏障,李景隆大败后退入济南,军心涣散之际,铁铉临危受命,组织守军整顿防线。   他巧设防御,军纪严明,朱棣久攻不下,大为恼怒,欲以水攻,遂掘开黄河堤坝,意图淹没城池。   铁铉紧急修筑堵口,又秘密安排士卒夜间潜水破堤,使洪水反灌燕军,此后他更挂出太祖朱元璋的御容于城楼之上,使朱棣投鼠忌器,不敢再用火炮轰击城墙。   战事胶着近百日,朱棣终以兵力不继撤军,济南一战,使朱棣元气大伤,延误战机,损兵折将,战马死伤过万,这段耻辱不仅被朱棣牢牢记在心中,更成为他称帝之后最不能容忍的记忆。   1402年五月,南京失守,建文帝被废,朱棣登基为帝,不久后铁铉被俘,自山东解送京师,他衣衫褴褛却神色不屈,被押上金殿时依然昂首挺胸。   朱棣不愿赐其“体面”之死,下令施以酷刑,锦衣卫先割其耳鼻,塞入其口,再以大锅沸油将其活活烹炸。   据《明实录》记载,刑场之上,油锅翻滚,蒸汽腾腾,铁铉在滚油中剧烈抽搐,直至肉焦骨裂而亡,其死状之惨烈传遍京师,一时众口哗然,但无人敢言。   但铁铉的死并未终止这场清洗,他的家属同样被一并处置,杨氏素有贤名,育有两子两女,此时年仅三十五,被押入教坊司,教坊虽名为培养乐工实则为官营娼 妓之地。   根据《教坊司案牍》记载,入籍之初便需剃发、穿麻衣、刺面,受尽羞辱,杨氏不堪摧折,三月后郁郁而终,尸身被匆匆掩埋于城南乱葬岗,其死后所穿的绿衣被剥下转给下一位新入教坊的“罪妇”。   年长的女儿被卖至秦淮河畔的一家青楼,名册记其年十岁,而年仅四岁的幼女,则转手数次,最终落入扬州一富商之家,为童养媳,无亲无援的女孩,在异乡的深宅中长大,其后命运无从查考。   长子铁福安年十二,被充军至广西戍边,所分配军营遍布瘴疠毒虫,据地方志记,五年后卒于营中,尸骨无存,次子铁康绮仅七岁,途中染病,卒于湖北某驿站,棺未成材,便草草掩土。   这一家人从荣宠之极的高官之家,在数月之间倾覆崩塌,妇孺流离,死者遍野,朱棣虽以靖难为名自居“清君侧”,但实际手段之酷烈远胜前朝任何帝王。   铁铉一家之惨,不仅是政治斗争的牺牲,更是皇权为立威而有意为之的极端示范,此后多年凡官员议及旧朝遗臣,无不以铁铉为镜,噤若寒蝉。   不过百姓自有评断,在济南百姓私下为铁铉立祠,春秋祭拜不绝,至南明年间,有遗臣为其平反,追赠忠定公,清代乾隆南巡亦曾题其祠曰“忠烈”,一门忠魂虽毁于铁火之间,但精神却穿越朝代,长存民间,世人不忘,正义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