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这是李鸿章晚年的一张“全家福”,呈现了古代封建社会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等级

这是李鸿章晚年的一张“全家福”,呈现了古代封建社会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 啥叫一家之主,谁是这个家庭的从属角色,从这张合影中一目了然! 首先,画面中共有12个人,包含了李鸿章家的祖孙三代。李鸿章端居C位,双腿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颇有长者之风,一看就是这家的主人。 第二,李鸿章的两个儿子,即经述和经迈都坐其左侧。而长子经述靠近他的身边,次子经迈在经述之外,哥俩所坐凳子明显低于父亲。 第三,李鸿章右侧,是他的长孙李国杰,座位明显比其父经述又低了些。李国杰旁边,是他的弟弟和堂兄弟,按长幼顺序从右往左排。由于他们年龄太小,只配蹲到地上,没有座位。 后排是5个女眷,全都站着,因为在古代社会她们没有坐椅子的资格。 这样的安排,凸显了古代家庭的尊卑之分和等级秩序---端坐中央者地位最高,两侧次之,前排蹲着的人再次之,后排站着的人则地位最低。 同时,从座位也能看出在家里的话语权,李鸿章具有绝对的话语权,长子次之,长孙再次之,女人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 有必要介绍一下李鸿章的嫡长子李经述,这位潇洒英俊的儒家子弟,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父亲是百依百顺。父亲去世后,他悲痛过度,居然吞金而亡,随父亲而去了。 这件事在上世纪初被传为佳话,感动无数人。李鸿章的老家在合肥,合肥的乡贤特意捐款为李经述建了一座孝子坊,至今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