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希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

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希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休?

最近,美国通过第三国绕开中国稀土管制策略,“走私”稀土的行为成为热搜,让一起2023年的稀土机密案也再次重回人们的视野——国内某稀土公司的副总经理成某,就为了51万美元,竟然把国家稀土收储的机密打包卖给了境外公司。

2023年11月,江西南昌中院的判决下来了,11年6个月的刑期,外加90万财产没收。这结果一出来,网友们炸开了锅,骂声一片,说到底还是恨这内奸坏了大事。

这事儿之所以让全网炸锅,不只是因为判得重,更因为稀土这东西,早就是国家的“战略底牌”。全球超过60%的稀土都是咱中国挖出来的,从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到战斗机的雷达吸波涂层,从手机摄像头的防抖马达到导弹的制导系统,哪一样离得开稀土?

就说那钕铁硼永磁体吧,一块拇指大的磁铁能吸起自身重量640倍的重物,被美国人称为“万磁之王”,光F-35战机就得用417公斤这东西,可这技术全球80%的产能都攥在咱们手里。

自从今年中国再次对7类中重稀土实行管制后,美国F-35战斗机生产线全部停产,特斯拉电动车电机更是趴窝,五角大楼急得要命,隔三差五就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希望中国放开稀土管制。

可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中国放开管制可以,但美国也必须做出同等让步。言外之意就是:你美国必须取消对华关税、全面解封对中国芯片的打压,否则,门也没有!

但偏偏就有那么些“内鬼”,为了仨瓜俩枣把国家机密当白菜卖。就说那个成某吧,他泄露的那7项机密级国家秘密,直接把中国稀土收储的家底暴露给了外国公司。人家拿到这些数据,就能精准计算咱们的战略储备量,在国际谈判中卡咱们脖子。

更绝的是,美国最近玩起了“曲线救国”,通过泰国、墨西哥等第三国走私稀土。2024年上半年,光氧化锑就走私了3834吨,这些稀土最终都流向了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军工巨头,变成了瞄准咱们的导弹和战斗机。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稀土这么重要,为啥不干脆禁止出口?这您就不懂了。稀土出口就像下棋,咱们得留个后手。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一出台,直接卡死了开采和冶炼的总量,还上线了“稀土电子身份证”系统,每一块稀土从采矿到出口都得扫码登记。

就拿2025年6月来说,咱们出口了7742.2吨稀土,看似不少,但都是经过精心调配的——高精尖材料留着自己用,低端产品适当出口,既能赚外汇,又能牵制外国产业链。

美国为了绕过咱们的管制,不得不花三倍价格从缅甸买稀土,结果发现缅甸的稀土矿其实是中国公司控股的,绕了一圈又回到咱们手里。

不过,光靠管制还不够,还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成某案暴露出来的漏洞,说到底还是监管链条上的“肠梗阻”。

稀土行业内部涉密人员的管理、出口报关的审查流程,都存在不少空子。就像2024年深圳盐田港查获的那批“瓷砖胶”,拆开一看全是价值过亿的钕铁硼磁粉;广州白云机场的“化妆品原料”里,藏着2.3吨稀土氧化物。

这些走私手段五花八门,连海关都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现在好了,新条例把稀土走私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以后再敢玩这种猫腻,轻则罚款,重则牢饭管饱。

最让人痛心的,还是这些内奸的“短视”。成某为了51万美元卖国,可他不知道的是,中国稀土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千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包头一家稀土永磁企业光订单就接了5000多万元,生产的防抖马达全球领先。要是这些技术和资源都攥在自己手里,咱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权得有多大?

可就因为几个内鬼,咱们得花更多精力去堵漏,甚至被迫在国际谈判中让步,何谓不寒心?

说到底,稀土这张“战略底牌”能不能打好,关键在人。咱们得让那些想卖国求荣的人明白:背叛国家的代价,是11年的铁窗生涯和一辈子的骂名;而守护稀土的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就像那些在包头稀土研究院攻克技术难题的工程师,他们研发的钕铁硼永磁材料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领跑全球,这才是咱们该追的“星”。

现在网上有句调侃的话:稀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这话糙理不糙。只要咱们攥紧稀土这张王牌,不断完善监管,打击内奸,就算美国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毕竟在这场资源博弈中,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个家底厚、心眼多、拳头硬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