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埃及那双草鞋分左右脚,从图片上我是怎么也没看出来,有看出来的吗? 这个鞋分左右脚最早出现是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而中国鞋分左右脚当然是学习西方。这个事实肯定让伪史论者很愤怒:中国怎么会学习西方?不可能,不合常理呀!假的!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鞋分左右脚的趣味历史,你愿意信就信,不愿意信就拉倒。 考古发现,古埃及的凉鞋,古希腊罗马的鞋,汉唐的鞋,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鞋,都是对称的,不分左右脚。你看古代的绘画,画里的鞋子也都是左右对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回答就靠猜。也许是古代人为了制作简单,提高效率,节省材料吧!所以古人穿上新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缝纫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制鞋效率,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把鞋楦(也就是制鞋用来定型的模具)按照脚的实际情况来制作,也就是按左脚和右脚的样子来制作。也许西方人聪明,想到左脚和右脚是不同的,穿一样的鞋子,两只脚都要适应一段时间,而直接分成左脚的鞋和右脚的鞋,那样就不需要适应期了,直接就舒适了!刚刚出现分左右脚的鞋子时,为了与原来的鞋子区分,有专门的名称:crooked shoes,也就是弯曲的鞋子,或者歪歪扭扭的鞋子。因为不分左右脚鞋子是直的、对称的。 随着制鞋工业化 深入,流水线生产普及起来,而人们对穿着舒适性的要求也提高了,分成左右脚的鞋子开始成为主流,穿分左右脚的鞋子也从一开始的上层社会逐渐下沉,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到了20世纪初,西方把鞋分出左右已经成为制鞋业准则。那个专有词语也就没有了,现在英语里鞋就是shoes,前面那个crooked已经不需要了。 中国人能够穿上分左右脚的鞋子,是利益于西方的。 近代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十九世纪后期,西方来中国的人越来越多,那时西方人都已经开始穿着分左右脚的鞋子了,分左右脚的西式皮鞋、皮靴开始传入中国,价格是比较昂贵的,主要供在华的外国人,买办,部分新式知识分子和官员穿着。近代中国的商人,留学生,驻外使节等,也是最较早接触和引进西方制鞋分左右脚观念的一批人。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只有极少数中国人才能穿上分左右脚的鞋子。而在民间呢,直到清朝末年,绝大多数鞋子如布鞋,草鞋,靴子等,还都是对称的,依靠穿着磨合来适应脚型。对于分左右脚的西式鞋子,普通百姓既不接受也买不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