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二战时,德国的U艇内部限制了食物储存。而为了能多装点好吃的,潜艇兵可以说是见缝插

二战时,德国的U艇内部限制了食物储存。而为了能多装点好吃的,潜艇兵可以说是见缝插针,除了柴油机舱和控制舱之外,能塞的都塞上了,什么天花板挂香肠,床铺上面挂腌肉都是常规操作。甚至还有厕所客串成了食品仓库…… 卡尔·邓尼茨1891年出生在柏林附近的格吕瑙镇,二战爆发前,他已经是海军中坚,1939年担任U艇部队指挥官,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导致大量盟军船只沉没,也造成不少平民伤亡。他的两个儿子都死在U艇相关行动中,一个1943年随艇沉没,另一个1944年在鱼雷艇上阵亡。这家伙到1943年升为海军总司令,推动U艇生产每月达到30艘,但忽略了盟军技术进步带来的威胁。1945年希特勒自杀前指定他继任,他短暂当了德国元首,下令投降,但那时候德国已经败局已定。 邓尼茨的海军生涯充满争议,他从一战潜艇指挥官起步,到二战主导U艇战,战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但也直接导致了数万水手丧生,包括他自己家人。他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控战争罪,判了10年牢,1956年出狱后隐居在汉堡附近的小村子,写了两本书回忆生涯,但没否认U艇战的残酷性。直到1980年死于心脏病,他的墓地很简单,没啥军事荣誉。搜索资料显示,他推动的狼群战术初期击沉盟军3600多艘船,但后期损失惨重,785艘U艇被毁。 德国U艇内部空间小得可怜,食物储存是个大麻烦,水手们得想尽办法多塞点东西进去。出航前,他们从仓库运来肉类224公斤、香肠108公斤、肉罐头2180公斤、鱼罐头150公斤、新鲜土豆1750公斤、其他蔬菜1555公斤、柠檬416公斤、新鲜水果300公斤、鸡蛋270公斤、黄油50公斤、奶酪115公斤、咖啡60公斤、茶叶3公斤、牛奶784公斤、新鲜面包456公斤、罐装面包660公斤。这些东西得仔细摆放,主要放在船头、船尾和电池舱,目的是平衡艇身重量。通道必须保持通畅,不能妨碍通行。面包和腌肉常放在吊床上,多余的香肠和火腿塞进空鱼雷管,指挥舱顶部也挂满香肠。易变质的肉和罐头放储物室和冰箱,厕所有时也用来存罐头和水果。每天有专人称重消耗品,调整位置保持平衡,所有东西用绳索固定,防止攻击时乱飞。补给艇XIV型偶尔提供新鲜面包,因为有烤箱,但艇内湿度高,通风差,新鲜食物很快就坏,只能靠罐头和维生素维持。淡水短缺,水手们不洗澡不刮胡子,回港时一副邋遢样。搜索权威资料显示,这种见缝插针的储存方式是常态,因为U艇任务长达12周,伙食标准是德军最高的,但环境恶劣导致食物变质快。 U艇伙食一日三餐,早餐有咖啡、面包、黄油、果酱、奶酪、鸡蛋;午餐包括扁豆香肠汤、猪肉、土豆、蔬菜、水煮蛋、酸菜;晚餐是茶、冷肉、面包、火腿、各种香肠。不是每天全吃,通常选四五样轮换。面包容易发霉,水手们切掉坏的部分吃剩下的,超过四周就换罐装面包,定量供应。饼干作为备用,但长期吃会消化不良。偶尔击沉商船,能打捞鸡猪改善伙食,甚至诱杀北极熊烧烤。厕所当仓库听起来恶心,但现实就是这样,优先保证食物。艇员们还有香烟和酒配给,算奢侈品。厨师在狭小厨房操作,热水冷水供应有限。资料显示,U-505艇有两个厕所,一个初期存食物,全程不洗澡。补给船提供燃料和食物,但很快变质。U艇部队待遇高,连续作战三个月有一个月带薪假,回基地能喝酒娱乐,但危险性极高,大部分水手没活到战后。邓尼茨两个儿子都死在艇上,凸显风险。 二战后期,U艇战役从辉煌转向惨败。1940到1942年,狼群战术击沉盟军超过3600艘船,总吨位1400万吨,牵制大量资源。1942年损失高峰,盟军沉没615万吨,但1943年5月“黑色五月”损失43艘U艇,邓尼茨被迫撤回艇队。盟军雷达、声纳和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技术进步,让U艇难以隐藏。深度炸弹和刺猬炮有效打击,空中侦察覆盖中大西洋“黑坑”。U艇转向中央大西洋和加勒比,但损失增加,到1944年法国基地丢失,艇队撤到挪威,行动受限。1945年5月,最后几艘U艇被击沉,222艘自沉,174艘投降,大多在“死光行动”中销毁。整个战役,德国损失1133艘U艇中的782艘在atlantic,41000名艇员中30000人丧生。盟军胜利确保补给线畅通,支持诺曼底登陆。邓尼茨的策略初期有效,但忽略技术差距,导致失败。 战役结束标志德国海军崩溃。盟军船厂产量超过3800万吨,远超损失。U艇后期用呼吸管和电艇尝试反击,但太晚,效果微弱。邓尼茨在纽伦堡被判10年,罪名包括无限制潜艇战和不救助幸存者。他坐被告席听证词,辩护提到盟军类似做法,但仍获刑。1956年出狱后,住在阿姆勒小镇,写回忆录《十年二十天》,承认U艇战对盟军威胁大,但也造成己方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