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事件核心速览
2025年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要求其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推动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与平台共赢的生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此次约谈是对2025年2月以来外卖行业恶性价格战的直接回应,标志着无序补贴时代的终结。
⚖一、约谈背景:外卖“三国杀”乱象
京东入场引爆价格战
2025年2月,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超时免单”策略高调进军外卖市场,引发美团、饿了么跟进。
7月阿里追加500亿补贴(饿了么+淘宝闪购),美团单日订单峰值达1.5亿单,部分奶茶店爆单至瘫痪。
恶性竞争后果显现
商家被迫出血:平台强制要求参与补贴,如42.9元订单中,商家承担27.9元补贴,平台仅出14.99元。部分餐饮店利润归零,甚至偷工减料控制成本。
骑手过劳风险:单日配送量激增,骑手超速、逆行频发,但社保缺失问题未解。
市场秩序扭曲:3.9元咖啡、9.9元套餐等低价倾销挤压实体店,大量奶茶因爆单被浪费。
二、监管重点:叫停无序竞争
三大核心整改方向
促销规范:禁止“0元购”“满25减21”等非理性补贴,避免强制商家参与活动。
主体责任强化:保障骑手合理配送时间与社保,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竞争边界明确:禁用“二选一”排他条款,限制算法垄断。
法规依据
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2025年修订版新增条款:
“平台不得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第十四条)。
三、行业影响: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
|----------------|-----------------------------|-----------------------------|
|消费者|“薅羊毛”机会减少,优惠券缩水|服务质量提升,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商家|摆脱补贴压力,利润空间修复|中小商家生存环境改善|
|平台|补贴支出下降,股价或回升|竞争转向技术(如美团算法优化、京东无人车)|
平台战略转型预测:
-美团:主攻30分钟高端配送,布局“浣熊食堂”集中厨房。
-京东:转向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压缩配送成本。
-饿了么:整合淘宝闪购,打造“电商+即时零售”生态。
⚠四、争议焦点与风险提示
消费者态度分裂
支持派:低价竞争不可持续,质量下降得不偿失。
反对派:“薅羊毛是打工人的刚需”(网友@空浅没空a_)。
平台博弈矛盾
美团称补贴战是“无效内卷”,饿了么被指亏损超1500亿。
深层风险:若平台改用“隐形补贴”(如会员券包),可能规避监管。
监管逻辑本质
外卖行业已成民生基础设施,涉及2000万就业和中小商户存亡。行业平均利润率仅2.2%(美团3%-4%),高补贴不可持续。
结语:理性竞争≠停止创新
本次约谈是外卖行业从“资本血拼”转向“合规竞合”的关键分水岭。消费者短期红利消退,但长远看,行业将更注重服务质量、食品安全与生态平衡。下一步焦点在于平台如何调整商业模式,在监管框架下探索健康增长路径——拒绝零和博弈,方能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