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提交证据了?消息称,7月14日晚,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刻,韩国终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千年传承”的证据材料。 韩国这次又玩了一把 “卡点文学”。7 月 14 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证据提交截止时间前最后一刻,韩国终于递交了所谓 “千年传承” 的材料。这波操作像极了学生党赶 ddl,只不过这次的 “作业” 关乎文化主权归属。 这次韩国提交的证据材料,主要是为了回应中国在今年 5 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 137 项证据。 中国的这些证据直指韩国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历史溯源争议,包括安东假面舞、燃灯会、大木匠技艺(榫卯工艺)、酱油酿造工艺和青铜器纹样。按照国际公约,韩国需要在 7 月 14 日前提交反证,否则已获得的非遗资格可能面临撤销。 那么,韩国这次提交的证据到底有没有说服力呢?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似乎不太行。有消息称,韩国提交的材料内容比较空洞,主要强调 “本土化创新”,但并没有拿出早期的文献、考古实物或者科学数据来支撑其 “千年传承” 的说法。 更尴尬的是,韩国在材料中引用的一些内容,反而佐证了中国文化对其的影响。比如,韩国引用的《朝鲜王室实录》中记载 “大明工匠教习制灯”,这直接说明了韩国的燃灯会技术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其实,韩国在文化申遗方面的一些做法,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就拿江陵端午祭来说,韩国在 2005 年成功将其申遗,但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起源于中国,韩国的端午祭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不可否认其与中国端午节的渊源。 此外,韩国还曾试图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将泡菜、拔河等文化项目据为己有。这些行为被不少人认为是 “文化挪用”。 中国这次的行动,可以说是对韩国 “文化抢注” 模式的一次系统性清算。中国提交的证据链非常完整,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科学数据。 比如,中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2100 年前豆酱罐,其微生物与韩国酱一致,这直接推翻了韩国 “千年制酱史” 的说法。再比如,科学检测显示泡菜菌群基因与中国发酵技术存在明确关联,这也让韩国泡菜的起源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韩国这次在截止时间前才提交证据,也让人感觉有些仓促。有分析认为,韩国可能是在拖延时间,试图通过一些模糊的声明来蒙混过关。 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次似乎没有惯着韩国,明确要求其提交 “千年连续传承” 的铁证。如果韩国无法提供,这些项目可能会被从人类非遗名录中除名,文化归属可能回归其真实源头。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尊严,也关系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韩国的这种 “文化抢注” 行为,不仅伤害了其他国家的文化感情,也不利于自身文化的健康发展。 真正的文化传承,应该是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来延续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通过剽窃和挪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