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核心事件
2025年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企业,要求其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停止恶性价格补贴竞争,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与平台多方共赢的生态。
约谈背景:外卖“三国杀”乱象
补贴大战白热化
京东于2025年2月以“0佣金+百亿补贴”入局外卖市场,引发行业震动;阿里系(饿了么+淘宝闪购)随后投入500亿元补贴,美团被迫跟进“0元购”等促销。
部分商品出现“负价”现象(如0.01元奶茶、3.9元咖啡),单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美团)和8000万单(淘宝闪购)。
恶性竞争后果
商家:被迫承担70%以上补贴成本,利润压缩至倒贴。例如,42.9元订单中顾客仅付0.01元,商家需补贴27.9元。
骑手:配送压力剧增(部分日收入达千元),但超时罚款、交通安全风险上升。
消费端:低价导致部分商家偷工减料,食品安全隐患增加;订单激增致系统崩溃、出餐延误。
行业失衡
美团、饿了么占据95%市场份额,滥用算法、“二选一”条款挤压中小商家。
平台股价普遍下跌,长期亏损难以为继(美团净利润率仅3%-4%,饿了么累计亏损超1500亿元)。
⚖监管要求聚焦
禁止无序价格战
叫停“烧钱刷单”“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防止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强化主体责任
保障骑手社保与职业安全,规范商家抽成比例,严禁强制参与补贴活动。
推动服务升级
要求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投入(如美团58亿元优化算法、京东布局无人配送)。
各方反应与争议
主体
支持观点
反对/担忧
平台美团称“被迫参战;京东调整“超时免单”政策。阿里、美团或难短期止损,商业模式需重构。
商家嘉和一品、南城香等痛斥“补贴七成由商家承担。中小商户面临倒闭风险,部分已关停线上业务。
消费者部分认可监管(避免食品安全隐患)。多数不满:“薅羊毛红利消失。
骑手收入短期提升,但工作强度不可持续。社保缺失问题未根本解决。
行业未来走向
竞争模式转型
补贴战叫停后,平台或转向服务分层:美团主攻30分钟高端配送,京东聚焦品质外卖,阿里整合即时零售生态。
政策持续加码
结合2025年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价销售),监管将严查“内卷式竞争。
市场格局重塑
预计至2025年底,美团占50%-55%、京东12%-15%、饿了么15%-18%,区域性平台加速淘汰。
总结
此次约谈是外卖行业从“资本血拼”转向“合规竞合”的关键分水岭。尽管消费者短期优惠减少,但长远看,服务质量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及多方权益平衡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平台需在监管框架下探索可持续模式,避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