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很多人问我: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了很多“好色”的内容,就不怕抹黑自己的形象吗? 其

很多人问我: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了很多“好色”的内容,就不怕抹黑自己的形象吗? 其实,蒋介石可不傻,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日记中把自己塑造得太完美,天天做好事,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只有加上一些不好的事,才会显得“真实”,所谓“三分实,七分虚”。 看看蒋介石的日记就会知道,他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对哪些事该写、哪些事不该写,把握得非常精准。 比如在个人品行上,蒋介石并不避讳自己的缺点,包括好色、易怒等等,都在日记里写了很多,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大事的方面,老蒋却从来不提他的错误,通篇都是自己如何“英明”。 可以参考一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对自己的个人品行毫不避讳,史书上也照写不误,但后人好像并不在意,甚至还喜欢他的坦诚,认为这样的人才真实。 蒋介石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在日记中记载了自己很多个人品行上的缺点,让人以为他写的所有日记都是真实的。 所以,当蒋介石的日记公开后,很多人都被他迷惑了,说老蒋连这些事都敢写,说明他的日记是可信的! 但实际上呢?老蒋只是在这些小事上写得真实罢了,在大事上却是谎话连篇。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就是西安事变,蒋介石在日记中说,自己被软禁后,把以前写的日记拿出来给张学良看,张学良看后非常感动,说没想到蒋先生早就有抗日的决心了,是自己误了蒋先生的大事,这才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但张学良晚年恢复自由后,对记者郭冠英说:“我是看了,但我看了更生气,唉,里面不谈了。” 可见,张学良看过蒋介石的日记后,不但没有感动,反而更加生气,跟蒋介石说的完全不一样。 其实,蒋介石之所以能回到南京,就是因为他答应了共产党要一致抗日,但是,他在日记中却完全不写这件事,而是虚构了一个故事,把自己写得很高大上。 这就是蒋介石写日记的目的,都是在美化自己而已,即使写一些自己的缺点,也是为了更好地迷惑读者。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在研究过《蒋介石日记》后,说:“不看,会是一大损失,但如果看了全都信,那就上当了。” (参考资料:《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