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关于京东对外卖“0元购大战”的回应及事件背景,综合多方信息梳理如下:
一、京东官方回应核心立场
否认参与补贴战
京东于7月17日通过《第一财经》明确表示:未参与近期外卖行业的“0元购”“满18减18”等恶性补贴活动,并称此类行为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
直接表态:“京东完全没有参与外卖恶性补贴。”
提出差异化竞争方向
京东强调自2025年3月起聚焦三方面:
降低行业佣金:减轻商家负担;
保障骑手权益: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推动品质外卖:强化食品安全与配送体验。
配套动作:二季度末宣布投入20亿升级骑手福利,包括防暑防寒津贴、购车返款计划等。
二、事件背景与行业争议
(1)外卖大战的爆发与乱象
起因:京东2025年2月高调进军外卖市场,以“0佣金”“百亿补贴”及“超时20分钟免单”策略打破原有格局,引发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升级版)跟进,三方陷入补贴混战。
白热化表现:
“0元购”泛滥:用户大量晒出0元奶茶、1元炸鸡订单,部分茶饮店单日销量超10万杯;
数据泡沫:7月12日行业单日订单量达2.5亿(日常约1亿),但美团高管称“绝大部分是低价刷单的泡沫”(如12瓶矿泉水订单);
负面连锁反应:
商家利润被压缩:42.9元订单中,商家承担27.9元补贴,平台补14.99元,用户实付0.01元;
骑手过劳与超时激增:日收入虽短期翻倍(可达千元),但配送压力剧增;
资源浪费:茶饮店约30%自提订单成“废单”(用户未取餐),食材浪费严重。
(2)京东的进退矛盾
早期激进策略:京东曾以“超时免单”为卖点,但因履约成本过高(单均成本达美团3倍),7月11日悄然取消该政策,改为“超时10分钟赔2元券。
补贴力度争议:用户反馈京东最低订单需2-3元,未直接参与“0元购”,但仍有小额优惠券(如15-10元)。
战略调整信号:京东计划推出独立外卖APP,试图脱离京东主站生态,同时转向“品质外卖”定位(如推广高价小龙虾套餐)。
三、监管与行业反思
官方介入约谈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紧急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理性竞争”,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禁止强制商家摊派补贴,共建“多方共赢生态。
行业协会联合抵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倡议书,斥责补贴战导致“堂食客流萎缩、商家赔本经营、食品品质下滑;
餐饮商家集体发声:呼吁平台停止“流量绑架”,保障自主定价权。
长期隐忧与转向
消费者:短期获利但面临健康风险(如报复性饮食致血糖飙升)及未来涨价预期;
行业出路:美团、阿里开始缩减纯补贴,转向“服务分层”(如美团推高端30分钟达、阿里整合电商+即时零售);
资本清醒:高盛分析指出,外卖利润率普遍低于5%,美团高管直言“无人能靠补贴持续盈利。
四、事件本质与未来走向
此次“外卖大战”本质是京东争夺即时零售入口、美团防御、阿里卡位的资本博弈。京东以“拒绝内卷”表态切割恶性竞争,但实际仍以差异化策略深耕市场。随着监管介入与行业倡议落地,补贴战将逐步退潮,竞争焦点或转向履约效率、品质管控与骑手保障等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