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有多可怕——2000年,为了消灭60亿只兔子,澳大利亚出动轰炸机群,在自己的国土上狂轰乱炸,尽管声势惊人,但持续150年的“人兔大战”仍没有分出胜负。 为了摆脱兔子的统治,澳洲政府甚至出动了17架军机,对着满地乱窜的兔群进行地毯式轰炸。 飞机刚到上空,兔子们就四处逃窜,警觉地钻进洞里,炸弹基本没砸到正主,反让一些本土袋鼠等动物成了无辜受害者。 最终这场轰炸行动效果惨淡,只能草草收场。 为什么当地人要不惜用极端手法和兔子拼命?兔子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破坏根本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 它们吃光了草场和农田,草皮被啃得一点不剩,大片草原变成了黄土地。 没有了植物,土地很快就松散,雨季一来就被冲刷得精光,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牧业和农业损失惨重。 兔子还善于打洞,搞得土壤坑坑洼洼,本土动物原本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数量一年不如一年。 澳洲当地老百姓早就用尽各种办法防治兔患。 一开始,人们大量猎杀兔子,还堵洞口,可兔子的繁殖速度快得吓人,刚清掉一片,很快又复原。 澳洲政府投资修了几千公里长的“兔子篱笆”,想把兔群困死在一边,结果兔子们直接地下挖洞,分分钟穿过去,“防线”形同虚设。 物理办法搞不定,澳洲又试图放养狐狸、野猫做天敌,想不到这些新来捕食者专门挑本土有袋类下手,反而让澳洲本地的动物更难生存。 最后,澳洲政府请科学家放病毒到野外试图歼灭兔群。 刚开始确实死了不少兔子,但时间一长,活下来的兔子逐渐产生免疫,种群反弹,兔患又卷土重来。 其实所有灾难的源头,就是1859年一桩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事,一个叫奥斯丁的英国农场主为了打猎,从英国带来二十多只兔子放养在自家地里。 谁能想到,原本只想动物多样性,结果兔子繁殖能力却超乎想象,几十年就变成几亿只。 兔子能在澳大利亚扎根,靠的是自身“硬实力”:一年能繁殖好几窝,每窝好几只,四个月的小兔就能继续生育。 它们耳朵灵、速度快,打洞本事一流,天敌又极少,加上澳大利亚温暖湿润、草原广、食物充足,不愁生存。 有人提议兔子这么多,不如直接吃掉算了。 但澳洲野兔肉带怪味,很多人根本不想吃,而且兔子体内病毒多,吃了还有健康风险,这条路也走不通。 如今澳大利亚兔患依旧,兔子数量虽比高峰有所下降,但还是几十亿只,对农业和草原依然有很大影响。 澳洲的人兔战争150年都没有彻底解决,也让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生物入侵带来的恶果远超想象。 一种动物带来的改变,能彻底重组一个大陆的生态,治理远比预防难得多。 你怎么看这场人兔大战?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信源:光明网2020-06-01《澳大利亚兔灾的生态史学思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