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23岁的刘长春揣着张学良“众筹”的8000大洋,坐了22天“慢船”,身上只有一双上海老师傅三天赶制的硬头皮鞋。抵达洛杉矶,他发现对手全是轻跑鞋,自己像穿铁靴上战场。100米预赛,他顶着皮鞋闷出11秒1,比个人最好慢0.3秒,仍没晋级,却赢得华侨全场掌声。那一天,他跑的不是赛道,是四万万人的脸面;那双皮鞋,后来成了中国体育最硬的起跑线。 那双见证中国奥运“第一跑”的皮鞋,后来成了“失踪国宝”。 1932 年洛杉矶奥运归来,刘长春把磨破后跟的皮鞋带回上海,先由东北大学体育系收藏,抗战时随校辗转,一度下落不明。1983 年刘长春病逝后,家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它已被重新缝补,鞋底还写着“洛杉矶·1932”。1990 年,上海体育学院筹建中国奥运博物馆,家属将这双鞋连同号码布一起捐出,现作为镇馆之宝展出。 有趣的是,当年美国奥组委曾送刘长春一双全新跑鞋,尺码却大得滑稽,他回程途中直接扔进太平洋,只留下这双“破皮鞋”陪着中国奥运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