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海冠宇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宣告其在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长达三年的专利争议中获得全面胜利。法院撤销一审判决,驳回ATL全部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75万余元的案件受理费用。
在珠海冠宇与ATL的专利拉锯战中,ATL已有14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或法院判决无效,12个案件被主动撤诉,4个案件被法院驳回起诉。这场始于2022年的纠纷,曾让珠海冠宇面临一审判决要求其停止制造销售相关电芯产品并赔偿3000万元的困境。
与此同时,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定于8月12日开庭的案件,宁德时代起诉储能新贵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索赔1.5亿元。
诉讼指控直指海辰储能的核心产品。宁德时代声称海辰储能主打产品587Ah电芯与其技术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远低于行业公认10%的技术代差红线。
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曾是宁德时代的核心技术骨干。2023年,他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被判赔偿宁德时代100万元,如今再次成为诉讼焦点。
宁德时代对海辰储能的诉讼时机精准。案件开庭日期定在8月12日,正值海辰储能港股IPO的聆讯关键期。根据港股上市规则,若法院认定案件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其IPO进程可能被直接终止。
专利诉讼已成为巨头的“法律护城河”。2023-2025年电池专利纠纷数量激增50%,竞业协议执行率提高300%。其中,宁德时代是发起诉讼最为积极的一个,近期通过专利诉讼对蜂巢能源、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逐个“点名”。
作为目前最大的锂电厂商,宁德时代构建了庞大的诉讼版图,其法律武器主要指向三类目标:专利侵权、竞业限制和不正当竞争。
在专利战场,中创新航承受了最猛烈的火力。宁德时代累计对其发起7项专利侵权诉讼,索赔总额超8亿元。这些案件涉及锂电池顶盖结构、正负极极片等核心技术专利。部分案件宁德时代已胜诉,获得超1亿元赔偿;部分被最高法驳回;而中创新航也发起反诉索赔10亿元。
海辰储能同样深陷此类纠纷,除创始人外,至少7名来自宁德时代的核心骨干被指控系统性挖角。
在珠海冠宇与ATL(宁德新能源)的对抗中,ATL已有14项专利被宣告无效。中创新航同样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部分抵消了宁德时代的专利优势。
宁德时代拥有超1.2万项专利,形成严密的技术护城河。通过诉讼阻止竞争对手使用关键技术,尤其是易于取证的电池结构专利,成为其核心策略。
然而,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对手通过低价策略抢夺客户,中创新航毛利率仅5.5%,远低于宁德时代的26%,海辰储能等新势力也快速崛起,短短五年全球出货量冲进前三。诉讼无疑可有效延缓对手扩张步伐,维护自身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多次选择竞争对手上市关键节点发起诉讼,其中中创新航2022年IPO前夕突遭5.18亿元专利索赔;海辰储能2025年港股聆讯阶段遭遇1.5亿不正当竞争诉讼;蜂巢能源也因9名前宁德时代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被判赔偿总计900万元(每人100万元),其IPO进程因此受阻。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