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心里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要看清中国的真正实力,目光或许不该投向遥远的西方,而应聚焦于身侧的邻居。 一份来自西方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将焦点对准了一个我们惯于低估其智慧的国家——越南。报告直言,越南对中国强大程度的认知,其清醒与深刻,甚至超过了多数西方情报机构。 一个曾与中国兵戎相见,如今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暧昧的国家,如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背后,是一场关乎实力与生存的精明博弈。 想理解越南的“清醒”,得先拨开历史的迷雾。在漫长的千年交往中,越南虽身处中华文化圈,却始终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野性”。 这种特性也体现在其野心上,一旦中原王朝显露疲态,越南便不安分起来,不仅想自立为“小中华”,甚至对中国的土地也动过念头。然而,能在强邻环伺的险境中存续至今,越南靠的更是一种“识时务”的生存本能。 1979年的边境战争,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却给越南上了最沉重的一课。随后的十年轮战,更是彻底磨光了它的锐气。尤其当苏联这棵大树摇摇欲坠之际,越南高层迅速认清现实:再对抗下去,国将不国。 于是,他们果断改弦更张,全面妥协,甚至掉头向中国学习,这才有了今天的经济发展。这种审时度势的本事,让西方智库也不得不承认,越南或许才是最懂中国的国家。 有军事专家更是断言:“只有越南心里最清楚,中国的国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这种深刻认知,最直观地体现在越南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上——一个堪称180度的大转弯。 回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是南海最激进的声索国,态度极其强硬,甚至不惜在1988年与中国爆发海战。 即便战败,也未曾收敛。直到2016年前,越南在南海依然相当高调,不仅对中国的所有行动都跳出来反对,还疯狂推进自己的填海造岛和军事部署,甚至一度与菲律宾沆瀣一气,给中国制造麻烦。 可是2016年之后,越南突然安静了。不只安静,甚至可以说变得“听话”了。它在南海偃旗息鼓,主动与惹是生非的菲律宾拉开距离,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开始积极迎合中国,谋求与中国经济深度对接。 西方智库对此的解释高度一致:越南之所以有如此剧变,正是因为它彻底看懂了中国的实力。 那么,越南究竟看懂了哪些“秘密”? 首先是经济命脉。越南很清楚,自己的高速发展,本质上是深度寄生于中国的产业体系。无论是供应链、中间产品还是巨额投资,越南经济的命脉几乎完全系于中国之手。 用西方智库的话说,只要中国不高兴,随时可以抽走产业与资本,越南经济便会立刻“休克”。仅2023年,双边贸易额就已突破2300亿美元,这背后所代表的产业控制力,越南人看得比谁都明白。 其次是地区政治格局的逆转。近二十年来,东南亚的天平已然彻底倒向中国。从传统的柬埔寨、老挝,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东盟十国中的绝大多数已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那让越南无法再心存侥幸的军事实力。许多军事专家认为,越南掌握的中国军力情报,远比公开数据更具体、更惊心。 一个关键的心理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当美国双航母战斗群在南海最终选择灰溜溜地撤走时,河内便已明白,连美国都开始忌惮中国的能力,越南更无任何资本去挑战。 更让美国都倍感压力的,是中国火箭军。那些反舰弹道导弹,据说已能覆盖整个南海,其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远超外界早期评估。这对于严重依赖海上通道的越南而言,无异于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此之外,一些“黑科技”的应用更让越南坐立不安。例如,2022年,越南某海军基地曾遭遇长时间的GPS信号干扰,事后分析普遍指向中国的电子战能力。 这让越南切身体会到,在看不见的电磁与网络空间,双方的差距同样是碾压性的。美国智库CSIS的兵棋推演结果更为冰冷:一旦南海爆发高强度冲突,中国有能力在72小时内瘫痪越南的主要军事节点,并封锁其海上贸易。 面对这种实力鸿沟,越南虽未完全放弃抵抗,仍在加速军事现代化,并试图通过与美、日、印等国合作来增加中国的行动成本,但其根本战略已从“对抗”转向“规避”。 他们深陷“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困境,极力避免成为中美博弈的棋子,因为激怒中国的代价实在太高。 有的网友认为“中国的每一次低谷都是内部问题导致快速衰败而给四周敌人可趁之机。但愿我的祖国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中华民族,人民才是永远的根本。只有人民富强了一切内忧外患都不是问题。我们的民族韧性、凝聚力不是蛮夷可以理解的。”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觉的“我国历史上每次衰退是固有情况。然而还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每次对外作战,都没有打到彻底,完全的解决问题。以至于一次次重复。” 这个曾经最桀骜不驯的邻居,如今却以最沉默、也最实际的方式,为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真实力量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