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昨天的集会上挥舞着拳头愤怒的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我在任时两岸关系这么好,换了蔡赖却乱成一锅粥,甚至快要滑向战争边缘。 马英九执政的8年那才是“两岸一家亲”的黄金时代。2010年签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可不是张废纸。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硬生生冲到1570亿美元。光关税减免这一项,就省下96亿美元。这笔钱能让多少台湾家庭添台新家电,能让多少中小企业喘口气,明眼人都算得过来。 大陆来台的留学生更不用说。从最初几百人的零星数字,一路涨到12000人。校园里操着普通话的年轻人和台湾同学一起泡图书馆、聊社团,那股子亲近劲儿,根本装不出来。 每年两岸往来人次突破500万。这概念很直白,差不多全台湾五分之一的人,每年都要跨过海峡走趟亲戚、做笔生意。高雄的果农把莲雾卖到上海,义乌的小商品通过台北转销到东南亚。码头边装卸的不是冷冰冰的货物,是两岸人手里的饭碗。 台商们也不含糊。2000亿美元砸进大陆,从昆山的电子厂到东莞的模具车间,台企和大陆工厂拧成一条产业链。工人有活干,老板有钱赚,街面上的商铺一间接一间开起来。那时候谁有空琢磨打仗?大家都忙着盘算下一笔订单能赚多少。 可到了蔡赖手里,这一切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蔡英文靠着“抗中保台”的口号拉选票,把政治算计摆在民生前面。赖清德更离谱,把“以武谋独”当成政绩往脸上贴。 他们似乎忘了,两岸之间的血管早就连在了一起。断了交流的路,台湾的农产品烂在地里没人收。停了合作的项目,工厂里的机器转不动,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 美国的军舰倒是来得勤了,卖的武器也越来越贵。可这些东西能当饭吃?能让台湾的GDP往上走?说白了,蔡赖捧着的不是什么“护身符”,是引火烧身的柴禾。 马英九看到的乱局,根子就在这儿。他那会儿信奉的“两岸一家亲”,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共识,是老百姓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安稳。蔡赖搞的这套,不过是把台湾往悬崖边上推。 台下的人看着马英九愤怒的脸,心里多半也有数。不是过去的日子多神奇,是现在的路走得太歪。两岸之间,合则两利的道理,从来都明明白白。偏要往分裂的道上闯,不乱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