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3年,吴国刺客要离一矛刺穿庆忌的胸膛。左右欲上前解决要离,庆忌挥手制止,说:“罢了,不要难为他,让他求名得名,今天死一个勇士已经够了。” 说完这句话,这位被誉为“万人敌”的吴国公子,缓缓地倒在了甲板上。江风吹过,血腥味弥漫,周围的亲兵们都哭喊起来,但他们遵守了主君最后的命令,没有再向那个同样摇摇欲坠的刺客,递出长矛。 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他力能搏虎,快能追马,勇冠三军,在吴国军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吴王僚被阖闾通过“鱼腹藏剑计”杀死后,庆忌逃到了邻国,招兵买马,时刻准备杀回吴国,为父报仇,夺回王位。 阖闾知道,只要庆忌还活着一天,他这王位,就坐得不安稳。 他找来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伍子胥。 阖闾忧虑地说:“庆忌不死,寡人寝食难安。此人勇武绝伦,万夫莫敌,派遣大军,恐怕也难以取其性命。子胥,你有何良策?” 伍子胥早已物色好了一个最不可思议,却也最合适的人选。 他缓缓地说:“大王,对付这样的勇士,只能用奇计,派一个让他绝对想不到的人去。臣推荐一人,名叫要离。” 阖闾皱起了眉头。要离这个人他听说过,是吴国的一个渔夫,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孱弱。 阖闾怀疑地 说:“此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刺杀庆忌?” 伍子胥胸有成竹地说:“大王,刺杀之道,靠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决绝之心。要离这个人,志向远大,为了扬名立万,可以不惜一切。而且,正因为他弱小,庆忌才不会对他设防。” 接着,伍子胥说出了一个石破天惊、惨绝人寰的计划。 几天后,吴国的宫殿之上,阖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故意斥责要离,说他顶撞自己。随后,下令卫士,砍掉了要离的右臂,并将他和他的妻儿关入大牢。 但这还不够。为了让庆忌彻底相信,伍子胥亲自安排,杀死了要离的妻子、儿子,并将尸身于闹市中当众焚毁。 家破人亡,身受重创,要离“侥幸”逃离了吴国,一路辗转,来到了庆忌的属地。 当那个身材瘦小、面色惨白、只有一只左臂的男人,跪在庆忌面前时,庆忌的内心,是充满怀疑的。 要离哭诉地说:“公子!吴王阖闾,暴虐无道!他断我一臂,杀我妻子!我与他不共戴天!听闻公子要起兵伐吴,我虽是残废之人,也愿追随公子左右,为您效犬马之劳,只求有朝一日,能手刃仇人!” 他的表演,无懈可击。他眼神里的仇恨,是那么的真实,因为他失去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庆忌是一个骄傲的人,他自信于自己的武力,也同情要离的遭遇。一个连武器都拿不稳的残废,能有什么威胁呢?更何况,这还是一个被自己头号大敌迫害的可怜人。收留他,正好可以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德。 庆忌最终还是收留了要离。 要离在庆忌身边,表现得谦卑恭顺,尽心尽力。他用自己仅有的一只左手,为庆忌牵马,整理文书。渐渐地,庆忌对他放下了所有的戒心,将他引为心腹。 三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庆忌建造了大战船,准备沿江而下,突袭吴国都城。出征那天,江上起了大风。庆忌站在船头,意气风发,他最信赖的要离,就侍立在他的身旁。 风越来越大,船身颠簸,庆忌的注意力,完全被指挥船队所吸引。 就在此时!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孱弱的要离,眼中爆发出惊人的杀意!他用唯一的左手,从袖中拔出一柄特制的短矛,用尽全身的力气,迎着呼啸的江风,狠狠地刺向了庆忌的后心! 庆忌毫无防备,短矛瞬间穿透了他的胸膛。剧痛之下,这位“万人敌”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下意识地一甩手,竟将瘦小的要离,如同草芥一般,直接扔进了汹涌的江里! 卫兵们还没反应过来,庆忌又探身,单手将落水的要离从冰冷的江水中提了上来,像提一只小鸡一样,重新扔在甲板上。 鲜血,从庆忌的口中和胸前泉涌而出。左右亲兵目眦欲裂,哭喊着抽出刀剑,就要将要离碎尸万段。 庆忌却抬起了手,用力地挥了一下,制止了他们。 庆忌喘息着说:“罢了,不要难为他,他也是个勇士,让他求名得名吧。今天,死一个勇士已经够了。” 说完,庆忌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地倒了下去。 不久,要离回到吴国,阖闾要重重赏赐他,但要离拒绝了,他悲怆地说:“我杀妻断臂,只为国事。如今事成,我还有何面目,独活于天地之间?我此生,有三罪不可赦:为臣而弑君之子,不义也;为求新功而杀故主之子,不信也;为成一己之名而家破人亡,不仁也。身负此三罪,何以为人!” 说完,要离拔剑自刎而亡。#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