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周边国家纷纷收到邀请,韩国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韩国总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周边国家纷纷收到邀请,韩国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韩国总统李在明并未亲自出席,而是派出了国会议长禹正植代为参加。

这一安排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的“降格”处理,也有人觉得是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无奈之举。

韩方给出的解释是“行程冲突”和“外交对等”,但显然,这并不能完全打消外界的疑虑。

其实,韩国这次的操作并不难理解。

近年来,美国对盟友的控制越来越紧,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向韩国施压。

李在明刚上任不久,如果高调出席中国阅兵,很容易被美国贴上“亲中”的标签。

再加上韩国国内政治生态复杂,保守派势力强大,李在明在中美之间表现得过于灵活,很可能会被对手抓住把柄,说他“出卖国家利益”。

所以,派议长出访,既能维持对华关系,又能避免给对手留下口实,算是一招“曲线外交”。

不过,韩国这种做法也有风险。

中国这次特意邀请韩国总统,本身是释放善意的信号,而韩国的回应显然诚意不足。

要知道,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韩国总统朴槿惠可是亲自到场的。

这次的规格下降,难免让人觉得中韩关系又倒退了一步。

更深层的矛盾还在萨德系统上。

虽然李在明上台后暂停了萨德基地的扩建,但这个定时炸弹还没拆除。

中国对萨德的反对立场一直没变,韩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暧昧态度,让两国关系始终隔着一层膜。

这次阅兵邀请,其实也是中国在试探韩国的态度:是继续跟着美国走对抗路线,还是寻求缓和。

从经济层面看,中韩合作最近倒是有所回暖。

2025年4月,成都和韩国一口气签了12个合作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总金额超过30亿。

这说明韩国商界很清楚,和中国闹翻对谁都没好处。

但政治和经济有时候就是两条平行线,商界热络,政界却还在冷战。

说到底,韩国这次的“降格”操作,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选择。

美国的压力、国内的政治斗争、历史遗留的矛盾,像三座大山压在韩国身上。

李在明想走中间路线,但两边都不讨好:美国嫌他不够听话,中国觉得他诚意不足。

这种两头受气的滋味,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国博弈中玩平衡术,玩好了是长袖善舞,玩砸了就是玩火自焚。

韩国这次的选择,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妥协,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今天,任何国家想在中间两头讨好,都得付出代价。

你觉得韩国这次的操作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妥协?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