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现重大外交事故,闻所未闻,特朗普这是老糊涂了? 唐纳德·特朗普,1946年出生于纽约皇后区,年轻时从父亲的房地产生意起步,1971年接管家族企业,创立特朗普集团。他把生意做到酒店、赌场和高尔夫球场,靠着大胆的投资和媒体曝光成了亿万富翁的代名词。2004年到2015年,他通过真人秀《飞黄腾达》火遍全美,塑造了强硬果断的商人形象。2016年,他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美国总统,2017到2021年执政,2025年再次当选,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他的政策主打“美国优先”,喜欢用关税和技术限制来压迫对手,尤其针对中国,频频出招却常常碰壁。他的外交风格以高调著称,喜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喊话,绕过传统外交渠道,引发了不少争议。2025年,他推动全球关税政策,试图重塑贸易格局,但效果并不理想。 特朗普的外交手段往往剑走偏锋。他喜欢亲自上阵,2025年6月5日,他与习近平通话90分钟,讨论贸易和稀土问题,试图通过领袖会谈施压。他还动用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对多国实施高关税,震慑全球市场。他在社交媒体上放话,警告盟友和对手,试图以高压姿态换取谈判优势。然而,这种策略在国际舞台上屡屡受挫,尤其在2025年的伦敦会谈中,他的激进做法让美国陷入被动。 2025年6月8日,伦敦的中美经贸磋商刚开始,特朗普政府就掀起轩然大波。美国代表团提出,中国必须大幅增加稀土出口,恢复4月初的高供应水平,还要简化审批流程。这种要求完全无视稀土的战略价值,也违背了平等谈判的基本原则。更离谱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警告英国首相斯塔默,禁止中国在伦敦金融中心附近建“超级大使馆”,否则美国将限制与英国的情报共享。这种威胁直接挑战了美英之间的“五眼联盟”合作,英国媒体炸了锅,纷纷批评美国对盟友的傲慢态度。这场风波迅速发酵,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特朗普的做法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外交失误。 中国迅速做出回应,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手腕。6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稀土出口必须依法依规,审批程序绝不走捷径。这番话直接堵死了美国想绕过规则的路子。美方代表团原本准备的“绿色通道”方案瞬间泡汤,谈判桌上没了底气。紧接着,6月10日,中国宣布非二进制AI芯片研发成功,已经在航空和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这项技术突破直接绕过了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让美方的技术施压成了空话。中国的底气在谈判中显露无遗,主动权牢牢在手。 中国还没停手。6月10日至11日,副外长孙卫东出席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的东盟与中日韩高官会,呼吁各国联合应对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东盟国家积极响应,讨论如何整合供应链,抵御贸易壁垒。相比之下,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显得势单力薄,特朗普的强硬策略不仅没让中国退步,反而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号召力。英国媒体直言,特朗普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在盟友面前丢了面子,国际形象也受损。 这场风波暴露了特朗普外交的短视。他以为靠着盟友撑腰,就能逼中国让步,结果却适得其反。中国的三招应对——稀土管理、技术突破、区域合作——环环相扣,让美国措手不及。伦敦会谈最终达成框架协议,但美国明显处于下风,未能实现任何实质性目标。特朗普的激进做法让盟友对美国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英国继续推进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丝毫不理会美国的威胁。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特朗普的外交策略被认为缺乏章法。 伦敦会谈的框架协议签署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地保持了沉默,显然对失利避而不谈。几天后,他在白宫发表简短讲话,试图将协议包装为“进展”,但没有具体细节。协议内容包括美国部分关税下调至55%,中国则同意依法调整稀土出口,但核心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英国与中国的金融合作项目继续推进,伦敦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进行,美国的警告毫无效果。国际媒体分析,这场风波让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而美国的影响力却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