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燕盛街上的顺丰速运营业点迎来了第一位工作人员——王海龙。开卷闸门、打扫卫生、盘点滞留件……一系列准备工作有序展开。7时许,从中转场驶来的首班货车抵达网点,他一天的忙碌正式开始。扫码、分拣……他的每个动作如行云流水。
王海龙是顺丰速运的一名仓管员。从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他就入职了这家公司,从派送员做起。
“这个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容易,但也正是这样,我收获了不少成长。”王海龙说,“一开始心里确实有点落差,觉得学的理论知识没派上用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领悟到,看似简单的工作里也藏着不少大智慧。
就像快递小哥揽件后的包装,并不是看起来那么轻松。“就拿手机来说,不是直接将手机放进包装盒就完事,怎么用材料缓冲防震,都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问。”王海龙说这需要一定的包装技巧,他边说边拿起工具演示:先用拉伸棉将手机仔细包裹,再在纸箱里垫上气泡纸,最后用胶带封好箱子——这便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合理包装流程。
就连接触手持终端(业内俗称“把枪”)时,他也下了不少功夫,没事就抱着设备反复摸索,熟悉每个按钮的位置和功能。
凭借这份用心和认真,三年后,他顺利成为一名仓管员。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仓库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货物的出入库登记、库存盘点、货物摆放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面对堆积如山的货物和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必须保持严谨。
“收派员和仓管的操作完全不同,报表确认、管理费用这些流程都要重新学。”王海龙记得,自己第一天上岗时,特意提前近一个小时到达店内,但面对新问题时,几乎每次都得打电话请教店经理或公司接口人,“打到最后,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嘿嘿一声笑着说,当天清点完所有货物,他特意留在店内,将当天的问题汇总、整理、记录,不断记忆、领悟,两三天后,他就基本上手了。
仓管员几乎是网点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他们不仅需要对包裹进行分拣和归类、处置异常件,还要肩负门长、客诉调解、数据盘点、临时分拣与派件等。王海龙分享道,快递行业的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时效限制,争分夺秒是仓管员的日常。
他们的第一班货物需要在8点前离场,王海龙将货物卸下后,逐一入库分拣,确保派件员拿到的都是自己片区的货物,“分错一件,就可能耽误一个客户的事。”
“我们处理的不只是包裹,更是对客户的承诺。”王海龙说。当有客户查询包裹物流信息长时间未更新时,他会协助联系公司总部,推动包裹中转;遇到客户对费用有疑问,他就耐心解释收费标准;若派件员在收件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也要及时提供支持。
前不久,一位客户满头大汗地急急忙忙跑来,称自己丢失了价值万余元的手机,定位显示就在店内。按照规定,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翻动客户包裹,王海龙立即建议客户报警,并协助联系公司相关部门。
“当时距离当晚的发车时间只剩半个小时,要是包裹被发走,寻回难度就更大了。”警方到达后出具了相关调令,王海龙便和同事、民警一起,在仓库里争分夺秒地逐一排查。最终,客户丢失的手机被成功找回。当时客户激动不已,连连道谢,事后还特意送来了锦旗。
从业至今,王海龙分享自己的感悟,“书本知识很重要,但物流行业更需要脚踏实地。把简单的事用心做好、做精,就是专业。”对于未来,他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只说自己要继续在岗位上好好干,让承载着客户期待的包裹,都能稳稳抵达。
又一班货车抵达网点,王海龙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工作中,若能用认真与执着对待每一件小事,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磨炼专业能力、扛起责任担当,便是不平凡的注解。(记者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