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几天前的访谈片段,手里的茶差点凉了——这位总爱用"小国生存智慧"说事的老人,又抛了个让国际社会坐直的问题:要是中美真擦枪走火,美方为啥反复强调"中国不能攻击美国本土"?
这话听着像提醒,又像划红线,到底藏着啥算盘?
新加坡这位置,往地图上一戳就知道有多敏感。
马六甲海峡的货轮每天往这儿钻,全球四分之一的贸易量从这儿过,中美要是闹起来,哪怕只是局部冲突,航运路线一掐断,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就得堆成山。
李显龙不是第一次说"中美别闹",上回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他拍着桌子说"大国竞争不该变成对抗",现在又说"不能打本土",说白了就是怕自己被当成"炮灰"。
美方为啥怕中国打本土?
真不是怕几枚导弹。
这些年美军在本土搞了不少"末日地堡",夏延山的地下指挥中心能扛核爆。
但问题在于,要是中国真打本土,哪怕只是象征性的,美国那套"绝对安全"的话术就塌了——从前总说"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现在被揍了,霸权面子往哪儿搁?
更要命的是,真要打到本土,战争很可能失控。
当年珍珠港事件,日本偷袭把美国彻底拖进二战;现在要是中美互炸本土,民众情绪一上头,核按钮按下的概率可就蹭蹭涨了。
美方喊"不许打本土",本质是在给自己留退路:我可以在外面跟你折腾,但你千万别把我逼到"必须拼命"的份儿上。
新加坡的焦虑更实在。
这个国土面积还没上海大的国家,靠的是"平衡术"吃饭——跟中美都做朋友,跟东盟都处关系。
要是中美真闹起来,新加坡不管站哪边,都得被另一方记仇;要是两边都不站,又被骂"骑墙"。
李显龙反复敲警钟,其实是给所有小国提个醒:大国博弈不是过家家,稍有差池,小国的生存空间就得被挤成"压缩饼干"。
说到底,中美要是真走到那一步,受伤最重的从来不是两个大国自己。
新加坡的码头会冷清,欧洲的工厂会停工,中东的油价会疯涨,连咱们楼下卖煎饼的小贩,都可能因为物流断了涨价。
所以李显龙急啥?
他是替所有不想被卷进漩涡的人着急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