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古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其实面临了很多挑战!
明朝初期,为了应对塞北的军事需求,政府曾要求农民普遍养马,江北每5家养一匹,江南每10家养一匹。
但一匹好战马的食量相当于10个人,对经济生活毫无贡献,小农户根本承担不起这么高的成本,所以这个很快就失败了。
缺乏战马,也就意味着缺少骑兵。
中国农民虽然是军队的主要兵源,但他们普遍没有马,不会养马,更不会骑马,这让他们在面对塞外游牧民族时处于天然劣势。
唐代曾是汉地骑兵的鼎盛时期,陇右道养马最多达70万匹,但真正能用于战斗的战马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安史之乱后,唐军陆续丢失了陇右和辽东的马场,骑兵实力急剧下降。
到了明代,骑马猎户的数量已经很少,不足以成为合格弓射骑兵的稳定兵源。
明末有个有趣的故事:12个河北响马用弓箭远距离射杀了很多清军,自身却毫无损失,这个故事反映了骑马猎户的没落。
蒙古骑兵之所以强大,除了他们的骑射天赋,还有蒙古马耐力和弓箭工艺的优势。
蒙古骑兵不需要后勤,可以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这也是他们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原因之一。
你觉得古代中国的骑兵发展还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