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5岁的英国女王骑马检阅部队,被一名17岁的少年连射6枪,枪枪射中要害,可女王不仅毫发无伤,还活到了现在! 1981年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说真是多事之秋,这位时年55岁的君主居然在半年内连续遭遇两起枪击事件,而且刺客都是17岁的毛头小子。 更离奇的是,两次袭击中她连根头发都没掉,最终活到了96岁高龄。 1981年6月13日伦敦阳光灿烂,女王骑着爱马“伯梅斯”参加自己的生日阅兵礼。 当队伍行至购物中心路段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个少年,距离女王仅四米处掏出左轮手枪“砰砰砰”连开六枪! 马匹惊得扬起前蹄,护卫疯扑过去揪住刺客头发夺枪,可女王只是轻扯缰绳稳住坐骑,面不改色继续巡游,事后发现刺客马库斯·萨金特用的全是空包弹,声响大却伤不了人。 萨金特这小伙子背景挺有意思,他参加过空军训练团,拿过射击徽章,算半个练家子,可好好的枪法没用在正途,满脑子想着“一夜成名”。 他在日记里坦白,受约翰·列侬遇刺、里根总统被枪击这些新闻刺激,决定赌把大的,要当“世界上第一个向女王开枪的人”,为造势还提前给白金汉宫寄警告信,讽刺的是英国邮政拖沓,信在案发三天后才送达。 法庭上法官痛斥,认为他若能搞到实弹,必会谋杀女王,但法律讲究证据,空包弹不算杀人凶器,最终按《叛国法》判了三年。 狱中他写信向女王忏悔未获回复,出狱后被迫隐姓埋名,从“求名”变成“怕被认出”,堪称黑色幽默。 伦敦这事过去才四个月,同年10月14日女王访问新西兰达尼丁市时,又撞上枪口。 17岁的克里斯托弗·刘易斯扛着一把步枪,猫在当地亚当斯大楼五楼废弃厕所里,当女王下车向人群挥手时,他扣动扳机,子弹“嗖”地从女王头顶飞过,还是打偏了。 这刘易斯更是个“问题儿童”,从小偷抢斗殴无恶不作,刺杀失败后觉得憋屈,竟带着同伙打劫邮局找补“成就感”,被捕后起初谎称受神秘组织指使,后又改口承认纯属瞎编。 新西兰政府处理方式堪称“捂盖子”典型,怕王室不再来访,警方硬说枪声是“广告牌掉落”,起诉时把叛国罪降级成“非法持枪”。 这两起事件表面看像闹剧,却戳中几个深层问题,两个少年不约而同选择“刺杀名人”这条路,反映当时西方青少年对“速成名声”的畸形渴望。 萨金特在法庭直言“想出名”,刘易斯则梦想当“新西兰最伟大罪犯”,价值观扭曲可见一斑。 政府应对也值得玩味,英国公开审判萨金特,借司法程序平息民愤,新西兰却掩盖真相三十余年,直到2018年文件解密才曝光。 尤其当1995年女王再度访新时,官方竟花钱把刘易斯“请”去度假岛包吃包住,变相用纳税人的钱封口,这种绥靖政策反倒助长了犯罪者的投机心理。 回头看这两场未遂刺杀,像极了命运开的玩笑,萨金特若搞到实弹,历史可能改写刘易斯若手稳半分,英联邦将地动山摇。 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女王拂去礼服灰尘继续前行的背影,两少年求名求利反蚀把米的下场,恰给当代“流量狂欢”敲了记警钟,靠极端手段博关注,终将被钉在历史的笑料架上。 参考资料:上游新闻,2022-09-09,《英女王登基70年,迈过了这些“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