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近期,“19岁少年因错付910元打车费而喝农药自杀”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这件事

近期,“19岁少年因错付910元打车费而喝农药自杀”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这件事情发生在2025年3月29日,河南鹤壁的一名19岁少年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来到国际化大都市打工,但是,就因为一次失误,错把100元车费付成了1010元,让他在无尽的伤痛和绝望中,选择了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的,就因为多付了910元钱,一个鲜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就此消失了,多么令人痛心啊。 少年也曾做过诸多尝试,他发消息乞求司机将多付的钱退回,但是司机视若无睹,昧着良心收下那910元,哪怕少年因他的冷漠、自私而丧失了生命,他也没有出面来道歉,真的毫无人性可言; 少年也曾报过警,但是,警察只给他提供了一个车牌号,并没有追查司机的信息,更没有协助追回多付的910元。 索回无望,求助无果,工作未定,身在异地,身无分文……让一个19岁的少年彻底失去了生的希望,走上了绝路。 司机的缺德,相关警察的未尽力追回,都是促使少年轻生的催化剂,但是,归根到底,真正使他无法度过这个坎的,还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穷”的思想。 据了解,男孩家庭十分困难,父亲患病无劳动能力,母亲靠打零工为生,910元对他们家庭而言,可谓是一笔不小的钱财,男孩可能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更别说拥有了。 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要,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甚至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唠叨钱的重要,要求孩子节俭,不允许乱花一分钱,一旦孩子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花钱,那势必会遭到接连不断地咒骂,甚至是一顿毒打。 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会不珍惜不重视钱呢,更何况那是父母给的钱,弄丢了该如何和父母交代呢? 少年心理的自卑、脆弱是显而易见的,而造成这一心理的元凶,并不是经济上的穷,而是父母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富养”。 19岁的少年,未经离开过家,心智简单善良,可是,社会险恶,人心复杂,这进去社会的第一课,就让他彻底寒了心,可是,他却连一个可以支撑的盾点都没有,不会有人给他安慰、说一句:“没事,钱没了可以再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没人帮他出头找出司机,让司机把钱还回来,内在和外在的双重无助和绝望,让一个19岁的生命,就此消失了…… 这让我想起差不多家庭背景,甚至家庭更糟糕的庞众望。 庞众望的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下肢瘫痪,同样无法工作。他的家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谓是天崩开局,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多半也只会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 但是,庞众望却大方自信,内心强大,他在被问到会不会因为家庭而感到自卑时,很坦然自信地说:“我不觉得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拿不出手的,我的父母那么好,我的外公外婆那么好,没什么拿不出手的……” 19岁少年因为910块钱而轻生,这个悲剧惊醒了每一位父母,真的不要过于“穷养”孩子了,钱很重要,但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很多,身为父母,务必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都要珍惜生命,只要人健康无事,一切都会有转机的。 另外,父母还需要明白,所谓的“富养”孩子,和物质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管家庭贫困还是富有,都可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韧性,在孩子面对失败和困难时,能够无条件地给予理解和支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让孩子习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孩子拥有内在力量时,无论物质条件如何,他们都能找到生活的锚点。 正如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人可以被剥夺一切,除了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对境遇的态度。"精神富养的终极目标,正是让孩子在起伏的人生中,始终保有这份选择的自由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