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两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扫码付了176元去吃自助餐,选了个靠过道的位置坐下。服务员小刘

两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扫码付了176元去吃自助餐,选了个靠过道的位置坐下。服务员小刘记得清楚,她们是11点17分进的门,桌上的夹子堆成小山:牛肉夹子20个,羊肉夹子15个,虾滑夹子8个。隔壁桌带孩子的大姐直嘀咕:“这俩姑娘胃通大海啊?”

下午三点,午市收餐的提示广播响过三遍。穿蓝裙子的姑娘第五次走向取餐区,餐盘里堆着八盒肥牛卷。切肉师傅老赵皱了眉——整头牛才出三十盒肥牛,这桌两人吃了快四十盒。新来的服务员要收盘子,被领班拦住:“老板交代过,不限时不赶客。”

晚六点晚市开场时,两人桌下已积了七层空盘。穿白T恤的姑娘第12次起身,黑色双肩包随着动作发出闷响。保洁阿姨扫过她座位时,发现椅背后塞着三个鼓囊囊的塑料袋,油渍正从袋底渗出。

晚八点半,值班经理终于站到桌前:“请问还需要加菜吗?”蓝裙子姑娘摆摆手,两人起身时背包带被桌角勾住,拉链“刺啦”裂开半截,露出里面真空包装的肉块。三个服务员围上来,从两个背包里掏出17袋冷冻牛肉,电子秤显示:10.3公斤。

后厨监控回放揭穿了把戏:她们每次取肉都多拿三盒,一盒放烤盘,两盒塞进脚下塑料袋。等塑料袋装满,借口去洗手间时拐进消防通道装包。消防通道的摄像头拍得真切:白T姑娘第三次往返时,背包带被压得绷成直线。

这出戏在餐饮业不算新鲜。上海某连锁自助去年统计,每月食材异常损耗超5万元,其中八成是打包所致。店家们被迫升级手段:

杭州烧烤店在取餐区装人脸识别系统,同一人取肉超五次自动报警

成都火锅店把牛肉卷染成蓝色,离店时紫光灯一照无所遁形

北京某海鲜自助更绝——离场前过安检门,金属探测器能扫出真空包装的锡箔袋

但“牛当家”的苏老板坚持不打标签:“总不能把客人当贼防。”他指着墙上“无限畅吃”的标语苦笑,这行规矩本是信任换口碑。直到20斤牛肉被搜出,当天的牛肉损耗率飙升到38%,而正常值该在15%左右。

两姑娘在派出所咬定“以为能打包”,民警调出监控反问:“躲消防通道装袋也是误会?”最终按盗窃罪立案,赃物价值1760元——正好是20人份餐费。更重的是商誉损失,抖音上#济南自助餐打包#话题播放量破百万,有网友调侃:“建议老板改名牛被当冤种家。”

自助餐的生存本就艰难。餐饮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济南倒闭27家自助餐厅,平均毛利率压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