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翼菲智能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翼菲智能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公司产品应用于食品、电子、物流等轻工业领域,拥有轻量级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全品类产品矩阵,包括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等,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控制及视觉系统。同时,基于这些产品,公司还能提供智能制造中的特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如上下料、分拣、拾取和放置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费用支出占比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翼菲智能的营业收入呈现增长态势,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其机器人产品组合的扩展、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客户基础的增长。
不过,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2-2024年分别录得年内亏损5755.3万元、1.11亿元和7149.5万元,三年累计净亏损约2.38亿元。期间,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分别为26.7%、18.3%和26.5%。
亏损主要源于高额的研发开支、行政开支、销售开支。2024年为例,三项费用分别占营收的14.4%、14.5%、19.8%。
分析发现,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速显著高于公司的营收增速。2022-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811.2万元飙升至1.38亿元。
此外,截至2024年末,翼菲智能资产负债率高达88.42%,较2022年的43.84%翻倍。与之相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2289.5万元,短期计息银行借款余额达1.35亿元,有息短债偿付压力较大。
估值约36亿元
翼菲智能创立至今已完成多轮融资,截至今年5月的Pre-IPO轮,翼菲智能投后估值达到36.04亿元。
IPO前,公司创始人张赛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25.07%的表决权,是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此外,玉环国投持股为9.69%,宽带诚柏持股为8.69%,上海峰瑞持股为6.44%,玉环投资持股为6.35%,清控银杏持股为5.15%等,公司股权较为分散。
本次IPO募集资金净额,翼菲智能计划将资金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及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补充营运资本。
(文章序列号:1948271517280374784/P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