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法治中国行・高质效办案在基层”采访团走进陕西省靖边县检察院,实地探访该县探索的“检察+综治”基层治理新模式。
在靖边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该县综治中心,记者看到,该院以深化“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的检察“双进”工作为重要抓手,打造的“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正在稳定运转。
线上,是指依托综治中心视联网平台,贯通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远程咨询、在线矛盾化解等功能,突破时空限制,将检察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线下,是指在多个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设立“12309”检察服务站,将法律咨询、控告申诉等业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靖边县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该院以县综治中心为枢纽,在全县已建立9个线下检察服务站,线上实现全覆盖入驻,通过与其他派驻单位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办案”机制,变“单打独斗”为“多元共治”,“我们合力已化解涉民生纠纷10余起,资源整合了,问题联治了,成效也能共享。”
采访中,检察官通过线上视联网对一起司法救助案件的救助对象进行了回访。
“救助金都收到了吗?”
“收到了!”
“家里最近还有别的困难吗?”
“没有了,都很好!”
一问一答间,温暖入心的检察为民情怀通过网络直接传递至群众身边,为检察“双进”留下了“群众少跑一公里,检察服务争百分”的生动注脚。
绥德:检察“双进”助推联合救助
7月8日下午,“法治中国行・高质效办案在基层”采访团抵达陕西省绥德县。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谆谆教诲,历经岁月仍振聋发聩。如何在新时代传承这份厚重嘱托?答案在绥德县检察院的检察“双进”实践中清晰呈现——为群众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绥德县检察院检察官李剑向记者介绍了该院办理的刘某某司法救助案,“我们经过实地走访、分析研判后认为,刘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但仅凭检察机关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其长期困难问题。”为此,该院依托检察“双进”工作联络机制,邀请民政、妇联等部门一同召开听证会,商讨联合救助方案,并请人民监督员列席,对救助条件审核、救助方案制定及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该县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在采访中表示,在刘某某司法救助案件中,民政部门为刘某某办理了低保,不仅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还有医疗保险等配套救助措施,真正为刘某某解决了生活难题。
充分协调多部门参与司法救助工作,实现对陷入困境案件当事人的充分救助、长期帮扶,为因案致贫、因案致困群众最大程度解决困难,已成为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的“绥德方案”。自2024年以来,该院已累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