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4年9月,早已转业回家的原15军134团副政委孙洪发,接到了老部队的一个电

1984年9月,早已转业回家的原15军134团副政委孙洪发,接到了老部队的一个电话,“命令”他立刻返回部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4年9月,四川岳池县的退伍老兵柴云振接到儿子递来的报纸,上面登着部队寻找战斗英雄的启事。 老人盯着报纸许久没说话,最后叹气道: "死了那么多战友,我能活着回来已算福气。" 三天后这个六旬老人却突然翻出珍藏多年的复员证,兜里揣着借来的路费登上了开往湖北的火车。 与此同时,在湖北军营里,原134团副政委孙洪发奉命等待一位特殊战友——他亲手从朝鲜战场背下来的英雄。 时间倒回1951年6月,朝鲜朴达峰的战壕里已断粮七日。 十五军134团三营八连七班长柴云振刚接过营长武尚志的命令:带着仅剩的两名战士和通信员夺回失守阵地。 四个中国军人顶着美军炮火摸上第一个山头时,远处联合国军的钢盔正泛着冷光。 子弹打光后的肉搏战里,美国兵咬断了他右手食指,他忍着剧痛用断指扣动扳机。 最后爬上阵地的战友看见,血泊里的柴云振身下压着具黑人尸体,身旁散落着两百多个弹壳。 包头医院的苏式病房里,柴云振昏迷三十多天才清醒。 医生告诉他右手食指无法接回,脊椎里还卡着弹片。 这个在朴达峰独守阵地歼敌二百余人的川兵,出院时揣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行李里塞着张写着"五百公斤大米"的复员条。 回到岳池老家后,他把军功章压进箱底,乡里只知道他是缺个指头的伤残军人,连亲生儿子都不知晓父亲在朝鲜打塌过美军指挥所。 部队寻找英雄的路走了三十三年。 志愿军总部1952年颁发的"特等功臣"奖状在十五军档案室蒙了尘—。 年登记员错把"柴云振"写成"柴云正",寻人小组跑遍云贵川也找不到这位四川籍英雄。 直到金日成1984年访华时问起这位"比黄继光还早的战斗英雄",寻人启事才登上了《四川日报》。 柴云振儿子读报时盯着"朴达峰阻杀200多名敌军"的描述,突然想起父亲醉酒时提过的朝鲜山地名。 湖北军营的会客室里,孙洪发攥着老花镜来回踱步。 当警卫员搀着拄拐的柴云振迈进门槛时,两个白发老人相顾无言。 临别时孙洪发突然扯开嗓子唱起军歌,柴云振浑浊的眼里滚下泪珠——这是当年突击班攻山头时的暗号。 在迟来三十年的授勋仪式上,时任北京军区司令的秦基伟亲手为他挂上特等功臣勋章。 老军长问有什么要求,这个当过生产队长的老汉搓着衣角: "我那班兄弟都埋在朝鲜了,我替他们多看了三十三年好光景。" 2018年柴云振逝世,葬仪上覆盖党旗的棺木摆着两枚勋章——中国的"一级战斗英雄",朝鲜的"一级自由独立"。 2021年七一勋章颁授典礼,镜头扫过空座位,勋章在玻璃展柜里泛着血与火的光。 守陵人说,每年清明有群老兵来献烟,总多摆一包红塔山——那是柴云振抽了一辈子的牌子。 主要信源:(光明文摘报——别了,“活着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