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今年是 vivo 联合 FIRST 青年电影展发起「vivo × FIRST超短

今年是 vivo 联合 FIRST 青年电影展发起「vivo × FIRST超短片」单元的第六年。也是我连续第六年来到西宁这座城市。

夏天的西宁,有朋友,有美食,有很多难忘的瞬间。

================================

前天晚上,我和冯伟文在一个群里不约而同地提到一段记忆。

有一年,我们落地西宁。下着小雨,出去吃晚饭。路过一个下沉广场,看到两百来号人穿着透明雨衣,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露天电影。

那晚放的是《一代宗师》。我们路过的时候,正赶上最后章子怡表白的一幕。「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

在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路人和观众一起注视着银幕。你听到的只有片中的对白和雨水落地的声音。

整个城市里,弥漫着对影像的爱。

==================================

今年看了 20 部超短片的现场放映,记住了三部用 vivo 手机拍摄的作品《我取消我自己》、《最贵的面条》、《邦德桥》。

一部女性题材,获得了年度超短片。

一部全片没有对白,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获得vivo手机创作奖。

一部探讨了 AI 和情感的关系,有趣的软科幻作品。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 vivo log 的加持之下,手机影像已经很难从大银幕上,直接通过画质和色彩进行分辨。这也正是 vivo 从技术、生态多维度发力的成果,以影像技术升级赋能艺术创作,让更多人都能成为记录者,记录动人时刻,拍出生活电影感,而这也是vivo“人文之悦”品牌理念的体现。

和那些使用高级摄影机拍摄的作品放在一起,故事本身才是区分高下的标准。

==================================

vivo 每年会在 FIRST 青年电影展的场地旁边,布置一个「蓝科技空间站」。

今年的体验环节,是闪光的四格连拍和 Live Photo。每年,我都会在这个「手机影棚里」和不同的朋友,留下一些打印出来的照片作为纪念。

==================================

其实今年我最喜欢的超短片,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这部片子名叫「阿珍」。

导演/编剧/制片:陈友学。

这部片子可以归类为纪录片(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导演用非常低素质的固定机位素材,组合成了一部影像作品,讲述了一对老人人生最后的岁月。

这个短短的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子里。它唤起了我许许多多关于老人的尘封记忆。

它的摄影机,是一颗放在户外风吹日晒的监控摄像头。

==================================

今年的「FIRST 超短片」颁奖典礼上,我非常敬仰的摄影指导鲍德熹老师在台上作了一个评委会总结陈词:

> 你现在拥有世界上最轻便的移动设备——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拍出来非常精彩的内容,也可以拍出来非常潦草的影像。

> 很多人想要拍电影。但他们总去研究这部电影、那部电影是怎么拍的,去模仿已有的拍摄方法。

> 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讲出来的这五分钟的 idea。这个想法有没有趣,你用什么方法拍出来,我认为这个是超短片的真谛。

> 记着,永远都要寻找的新的方法,来搞影像和你的故事。不要「闷」到你的观众。五分钟,可以多姿多彩。

> 你可以把你的一生,都凝结在五分钟之中。

拍出生活电影感

vivoX200系列

FIRST超短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