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的消息传到了泰国曼谷,在这里休整了快两年的大阪师团已经彻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的消息传到了泰国曼谷,在这里休整了快两年的大阪师团已经彻底忘记了战争的模样。他们一个个面色红润,肥头大耳,跟那些战争后期缺衣少食、骨瘦如柴的同僚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到泰国曼谷。 与其他战区日军普遍缺衣少食、形容枯槁不同,驻扎在此的日本大阪第四师团士兵们,个个面色红润,装备精良,不少人甚至攒下了“老婆本”。 接到投降命令,他们没有丝毫抵触,反而兴高采烈地登船回国。 第二天,许多人就在美军基地附近摆摊,兜售战争“纪念品”。 这支被日本军部视为“窝囊废”,却让中国军队“颇有好感”的部队,就是二战日军中独一无二的大阪第四师团。 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1888年首批组建的常设师团之一,理论上属于精锐。 其兵源主要来自日本商业中心大阪。 大阪人世代经商,精明务实,普遍对天皇崇拜和武士道精神缺乏狂热,更看重实际利益。 1888年组建时,士兵多是卖菜、卖鱼的小商贩。 他们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虽日本最终获胜,但该师团在日俄战争中表现糟糕,屡战屡败,得了个“败不怕的八联队”的绰号,“窝囊废”气质初显。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939年诺门坎战役,彻底暴露了其本性。 日军在苏蒙联军打击下损失惨重,急调第四师团和第二师团增援。 第二师团火速驰援,而第四师团接到命令后,“患病”士兵突然激增。 联队长察觉有诈,亲自坐镇诊断,士兵们才勉强开拔。 行军途中,他们磨磨蹭蹭,同样的路程,第二师团走4天,他们走了8天。 抵达前线前一天,停战协定签署。 消息传来,大阪师团瞬间精神抖擞,“凯旋”途中遇到真正浴血奋战后撤的第二师团残部,形成鲜明对比。 日军为遮丑,竟发报道《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武而归》,前线官兵对此嗤之以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阪师团被编入南方军。 令人意外的是,在中国战场表现“窝囊”的他们,在菲律宾巴丹半岛战役中却打出了“高光”时刻。 1942年初,日军强攻巴丹受挫。 作为预备队的第四师团,竟利用空闲与当地黑帮做起生意。 被投入战场后,他们一改日军惯用的“万岁冲锋”战术,凭借相对充足的弹药,实施猛烈炮火覆盖,辅以坦克协同和佯攻骚扰,持续消耗美菲联军。 10天内,他们突破三道防线,迫使7万美菲联军投降,自身仅阵亡千余人。 此战为第四师团赢得荣誉,但胜利后,他们又忙着向黑帮兜售战利品。 大阪师团的“生意经”贯穿战争始终。 他们视战争为商机,在中国战场就大肆倒卖军用物资。 枪支“丢失”、大炮“不翼而飞”是常事,物资消耗量常超过激战部队。 日军高层不胜其烦,最终将其调往无仗可打的泰国曼谷“驻防”。 在曼谷,他们彻底放飞自我。 当其他日军在太平洋岛屿“玉碎”时,他们享受着阳光沙滩,与当地人做生意,甚至把“小卖部”开到了泰国王宫,与泰国皇室关系融洽。 1945年日本投降时,大阪师团是少数保持满编、状态良好的部队。 美军在曼谷受降时,看到的是一派“和平共处”景象,戏称其为“和平之师”。 回国后第二天,他们就带着家人到美军基地外摆摊,售卖从中国、泰国搜罗的瓷器、工艺品等,迅速回归商人本色。 大阪第四师团的故事,是二战史上一段黑色幽默。它打破了日军“悍不畏死”的刻板印象,揭示了战争机器内部的文化裂痕与人性挣扎。 他们的“窝囊”与“精明”,是对军国主义狂热的一种另类反抗。 主要信源:(趣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