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4年初,一名革命干部突然叛变,消息传回浙东根据地,部队首长总觉得事有蹊跷,

1944年初,一名革命干部突然叛变,消息传回浙东根据地,部队首长总觉得事有蹊跷,随即派侦查员深入虎穴一探究竟,果然发现了猫儿腻! 周迪道,浙江诸暨人,生于清末的穷苦人家。少年时,他亲眼见过列强欺凌,村里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早就埋下救国的种子。1920年代末,他加入共产党,投身红军,扛过枪,爬过雪山,趟过草地,长征路上留下他的足迹。抗战爆发后,他转战浙东,成了南山财经委员会的主任,专门负责筹钱筹粮,保障游击队后勤。这活儿不好干,敌人封锁严,群众日子苦,他得绞尽脑汁找路子。组织上信任他,战友们佩服他,觉得这人脑子活,胆子大,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1944年初,浙东根据地急缺800万军费,游击队等着这笔钱买武器、补给养。任务落到周迪道肩上,他知道群众已经掏空家底,地方上的爱国商人也被日伪榨得没油水了。没办法,他决定冒险潜入宁波城,从日伪手里抠钱。他化名“朱人达”,扮成普通商贩,混进城里。谁知刚摸到点门路,就被伪乡长出卖,落入日军宪兵队手里。审讯室里,他被严刑拷打,硬是没松口。日军特高课头子铃木政一想放长线钓大鱼,暂时放了他。周迪道瞅准机会,假装投诚,暗中盘算着将计就计。 根据地这边,侦查员带回消息,说周迪道在宁波城里跟敌人混得风生水起。指挥部里炸了锅,有人拍桌子骂叛徒,但首长们冷静下来,觉得这事不对劲。周迪道是老革命,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人,怎么可能说叛就叛?他们派了跟周迪道熟的侦查员老李去查。老李扮成货郎,混进宁波,费尽周折在一处破庙里找到周迪道。周迪道递上亲笔信,交代了自己假投诚的打算:要么深入敌营搞破坏,要么拉几个敌人同归于尽。首长们看完信,拍板支持,组建了代号“400”的反间谍小组,周迪道当组长,代号“401”。 400小组的成员全是精挑细选的好手,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化装成各种身份,有的扮商贩,有的装苦力,潜伏在宁波城里。周迪道靠着假投诚的身份,慢慢混进日军宪兵队,成了铃木政一眼里的“红人”。铃木这家伙狡猾得很,表面笑呵呵,心里却防着周迪道,多次设套试探。有回他让周迪道带人去端地下联络点,周迪道提前通风报信,让联络点的人撤得干干净净,铃木扑了个空,啥也没抓到。还有次,铃木在青楼摆宴,逼周迪道当众表忠。400小组早有准备,散布假情报,把另一个真叛徒李平推出去当替死鬼。李平这人贪得无厌,早把同志出卖得一干二净,周迪道顺势设计,让他被铃木收拾了。 筹钱的事更棘手。周迪道盯上了伪商会会长袁端甫,这家伙靠着给日本人做事,捞了不少黑钱。周迪道假意拉拢,暗示能帮袁端甫攀上日军高官,换取保护。袁端甫上钩,送来一大笔钱。周迪道通过地下交通员,把钱分成小份,偷偷运到根据地。后来,他又拉拢几个贪财的伪军头子,从他们手里弄到不少情报和物资。一次,上海地下党弄到一箱炸药,400小组负责运回宁波。周迪道主动陪铃木去上海,借机把炸药藏在行李里,混过日军检查,安全送回根据地。 400小组的行动不是每次都顺风顺水。日军封锁越来越严,哨卡盘查得滴水不漏。小组成员莫奇有次推着装物资的手车过哨卡,被哨兵拦下搜查。莫奇急中生智,塞了几块银元过去,哨兵才挥手放行。类似的事多了,400小组硬是在敌人眼皮底下,把药品、布匹、粮食一点点运出去,解了根据地的燃眉之急。他们还故意散布谣言,挑拨日伪关系,让敌人窝里斗,为抗战减轻了不少压力。 1945年8月,日本投降,400小组的任务画上句号。周迪道带着小组回到浙东根据地,还顺手拉了一支伪军部队投诚,带回不少枪支弹药。同志们敲锣打鼓迎接,场面热闹得像过年。周迪道卸下伪装,换回粗布军装,依旧是那个硬朗的革命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