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男方家境优越,彩礼要多了怕闹掰,要少又害怕自己吃亏,怎么办? 邻居李婶这几天快

男方家境优越,彩礼要多了怕闹掰,要少又害怕自己吃亏,怎么办? 邻居李婶这几天快愁疯了,她女儿的男朋友准备上门提亲了,可是她还没想好跟男方家要多少彩礼合适。 倘若男方家庭条件一般,她反倒没什么顾虑,偏偏男方家经济条件不错,她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李婶女儿的男朋友,自己在县城开了两家火锅店,平时生意还不错,一个月差不多能赚五六万。 而且,他父母还是退休职工,两人每月可以领到15000的退休金,家里至少也有百万存款。 与男方家相比,李婶家的条件就差了许多。老两口辛劳一生,至今仍守着几亩薄田度日,栖身之地还是那座老旧的瓦房。 家里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女儿考进了县城的事业单位,吃上了公家饭。 正因如此,李婶才显得格外谨慎。 既担心自己要多了,男方家不满意毁了女儿的幸福。 又害怕要少了,自己吃亏,毕竟,她还有一个儿子要娶媳妇。 为了这事,李婶跑前跑后问了村里的五六个人,但是对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村里人也不敢乱说,更不敢轻易给她出主意。 眼看着,亲家登门的时间越来越近,李婶索性也不纠结了,决定到时候就象征性的向男方家要18.8万彩礼。 李婶觉得男方家有上百万的存款,18.8万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太过离谱的数字,倘若连这点钱都不愿出,就证明男方压根就没把她女儿当回事,那这婚不结也罢。 彩礼作为延续数千年的婚俗礼仪,始于先秦“六礼”之制,古称“纳征”,位列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四。原为象征性信物(如帛、鹿皮),注重仪式感,彰显婚约庄重性。 从历史文化以及传统观念的角度讲,女方要求彩礼也合乎情理,同时,也能从侧面看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 然而,现在的彩礼已经变味了,许多人看中的也不再是仪式感,而是具体的数额,不上人甚至有攀比心理,非要和周边的人在彩礼数额上较劲,只在乎自己可以拿到多少钱,并不在意男方是否有相应经济实力。 个人认为,18.8万彩礼对许多家庭而言,应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象征性的收点彩礼,要个 6.6万或者8.8万的吉祥数字就可以了,超过10万,金额属实有点大了。 当下这个时代,有许多人将高额彩礼视为婚姻的“入场券”,这实则是本末倒置。 婚姻的基石,应当是两个人共同奋斗一起进步的决心。要是过分较真彩礼数额,无异是将金钱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婚前的“排场”,而在于婚后的相濡以沫与携手成长。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