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如此出色的陈玉婕为何被宫鲁鸣弃用?
柏林大运会女篮决赛,中国大学生女篮以81-69击败美国队,成功卫冕冠军。 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中,陈玉婕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单场19分,第三节独砍17分,三分球如雨,让美国队防线彻底崩溃。 这样一位表现炸裂的球员,却未能入选宫鲁鸣执教的国家队,甚至在亚洲杯期间连集训名单都没进。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宫鲁鸣宁愿用老将,也不愿给陈玉婕这样的新星机会? 宫鲁鸣的执教风格一向以“稳”著称,他更信任经验丰富的老将和国内联赛球员,而对年轻球员,尤其是旅外和大学生球员,态度谨慎。 19岁的NCAA新星邓雨婷,在奥本大学场均11.8分、三分命中率36.5%,入选SEC赛区最佳新人阵容,却连热身赛资格都没捞到。 尽管陈玉捷在WCBA山西队表现出色,季后赛场均15.8分4.7篮板3.6助攻,但宫鲁鸣似乎更偏爱“稳定”的国内球员,认为大学生比赛强度不足。 -李梦、李月汝的“雪藏”,亚洲杯前,宫鲁鸣直接弃用两位奥运功臣,理由是“花里胡哨的球员赢不了硬仗”。 相比之下,日本女篮的18岁小将田中心在亚洲杯对中国砍下27分,而中国队的年轻球员却连上场机会都少得可怜。 这种保守策略,让球迷直呼“看不懂”。 与宫鲁鸣的保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运女篮主帅李笋南的执教风格,这位从基层干起的教练,带领一群还在上学的00后姑娘,打出了中国篮球久违的血性。 面对美国队的身体素质优势,李笋南采用快速轮转防守+外线精准打击,全场三分22投11中,直接打崩对手。 临场应变强,半决赛对波兰加时赛落后时,果断启用田媛媛独砍7分锁定胜局。 心理素质过硬,四强赛对日本,第三节落后9分,通过全场紧逼逼出对手8秒违例,最终翻盘。 这样的执教风格,让球迷感叹:“国家队输日本,大学生队赢美国,教练差距比球员差距还大!” 陈玉婕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中国篮球青训断层、体教分离、理念冲突的缩影,U19女篮前四场全败,宫鲁鸣抽调2米26的张子宇后,青年队直接崩盘。 陈玉婕、刘禹彤证明校园篮球能培养人才,但职业化通道仍受阻,宫鲁鸣坚持“三从一大”,而新生代球员更适应现代篮球的快节奏和空间打法。 一位篮协内部人士透露:“宫指导认为大学生比赛强度不够,陈玉婕的身体对抗达不到国际标准。” 她在决赛中面对“壮如犀牛”的美国球员,胳膊被抓出血痕仍强硬得分,这种质疑显得苍白。 大运女篮的胜利,像一记耳光打在中国篮球的脸上,宫鲁鸣的“双塔战术”过时了:亚洲杯输日本,中国女篮三分28投5中(命中率18%),而日本队投进15个。 杨舒予等年轻球员公开支持战术革新,李笋南的执教风格更符合现代篮球趋势。 球迷疯狂吐槽:“国家队输日本靠‘经验’,大学生赢美国靠‘拼劲’,到底谁在摆烂?” 宫鲁鸣并非无能,他曾带领女篮夺得过亚锦赛冠军,甚至在2016年因篮协拒付承诺薪酬仍坚守岗位。 但如今国际篮球已进入速度与空间时代,他的固执用人,正让中国女篮错失换血良机。 中国篮球需要的不是“经验主义”的遮羞布,而是开放、融合、信任的革新。 陈玉婕们的三分球划出的不仅是投篮轨迹,更是中国篮球未来该走的方向敢用新人、敢打硬仗、敢赢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