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各地对中小学教研员认可度不高,而这支特殊队伍也确实存在“鱼目混珠”的问题。 我是小学教研员,如今干了三十多年了。当初任职的时候,是组织调用,然后聘用的。 后来发现教研员这个岗位,不是谁想干就干的,说有“考核”那是借口,多多是靠关系。 究竟啥样的人能当教研员呢?我可以告诉你,谁都可以。因为这个没有“标准”。 于是三十多年一直思考,大家那么“看重”教研员,那么为啥教研员没有认证呢? 所谓教研员,你就是干了这个岗位。原来“教研员”不是“资格”而是岗位的称呼。 想一想,挺可笑的。 可是学校或老师对教研员期待值挺高的。因为针对学校的评估,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甚至评职定级都需要教研员参与。 所以说教研员在教育体制内举足轻重。 但是“教研员”没有认证,它的基本认证就是教师资格。 因为没有认证资格,对于教研员的“选拔”也就没有标准,认为你行就行了。 这样一来,这个教研队伍啥样的人才都有,你可以没上过课,也可以没写过论文,也可以是中级教师,但是你可以指导你所管辖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有的教研员苦笑道,我还不是副高级,但是我得给副高级教师讲课。我没有上课一节优质课,但是我得给教师指导国家级优质课。 你想想,这老师们能服吗?有的教研员说话都费劲,看节课狗屁不懂,净说些皮毛的话。 但是,人家是教研员。可以“捧”“杀”你的教学。 全国各地一提教研员几乎骂声一片。 根本原因这个角色来得太容易。 教研员只是一个岗位而已。你骂他们有啥用,那是体制造成的。 哪个教研员是考上来的?据说有的地区有严格竞聘,但是给过认证吗?他的本质就是换个岗位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