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川岛指挥的日军在一场激战后,以极大的代价打退了新四军的“主力”,日寇

1943年,川岛指挥的日军在一场激战后,以极大的代价打退了新四军的“主力”,日寇指挥官川岛洋洋得意的踏上新四军的阵地,仔细一看,吓得魂飞魄散。

白思才,1916年生于江西贫农之家,16岁投身红军,经历长征洗礼,练就一身硬骨头。1937年抗战爆发,他加入八路军115师,参加平型关战斗,带队冲锋,炸毁日军运输车队,立下战功。1941年,他调入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担任2营4连连长。四连多为苏北青年,继承叶挺独立团血脉,纪律严整,作战灵活。白思才常带小队深入敌后,破坏日军据点,护卫群众,深受战士信赖。1943年3月,日军扫荡淮海根据地,四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转移,在老张集等地与敌周旋,成功拖延日军步伐。 3月18日拂晓,日军第十七师团第五十四联队第一大队,联合伪军共1600余人,携92式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分11路合围六塘河北岸,目标直指新四军指挥机关。四连82人奉命阻击,掩护大部队撤离。战斗在刘老庄打响,阵地仅有一条未挖通的交通沟,周围地势开阔,毫无遮挡。战士们携带一挺轻机枪、少量步枪和手榴弹,面对装备精良的敌军,形势极为严峻。白思才指挥部队隐蔽待敌,待日军骑兵靠近,集中火力射击,击落数名骑兵,迫使敌军后撤。

日军步兵随即压上,试图强攻。四连战士依托交通沟,精准射击,子弹击中敌群,造成日军混乱。伪军士气低落,稍遇抵抗便退散,拖累日军阵脚。川岛调整部署,调集炮兵,发起第一次总攻。炮弹密集轰击,沟壁震颤,硝烟弥漫。四连在白思才指挥下,沉着应对,用机枪和手榴弹打退敌军进攻。日军接连三次冲锋,皆被击退。川岛派伪军喊话劝降,四连以密集枪声回应。川岛下令集中火力,92式步兵炮和重机枪猛烈轰击,阵地损失惨重。 战斗至中午,四连减员过半,弹药将尽。战士们冒险从阵前敌尸上夺取弹药,补充战斗所需。日军第五次进攻,骑兵与步兵配合,火力更猛。四连用仅剩的手榴弹炸退敌群,白思才左臂受伤,仍坚持指挥。下午4时,阵地仅剩20余人,子弹耗尽。白思才抽出大刀,率队跃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战。战士们用刺刀、枪托、铁锹拼杀,刺刀捅弯用枪托砸,枪托断裂用拳头和石头。战斗至黄昏,82人全部牺牲,阵地血迹斑斑。

川岛率部攻占交通沟,自以为击溃新四军主力,得意清点战果。查看阵地时,他发现仅82具遗体、一挺机枪,无任何火炮支援。面对这支以血肉之躯抗击千余敌军的连队,川岛震惊失语。四连毙敌170余人,伤200余人,成功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这支普通连队的顽强抵抗,让川岛意识到侵华野心的艰难。战后,淮海群众含泪收敛烈士遗体,修建烈士墓,铭记英勇牺牲。 3月29日,十九团举行追悼会,隆重悼念82烈士。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命名四连为“刘老庄连”,82名当地青年参军补入连队。陈毅代军长撰文表彰烈士忠勇,朱德总司令称其为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刘老庄连传承红军血脉,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屡建功勋。和平年代,他们投身抗洪抢险、地震救援,始终保持顽强斗志。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刘老庄连英模方队走过天安门,82烈士事迹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