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晨肯定是没有看王心凌那期《声生不息》 不然不会闹出《年轮》原唱的问题 王心凌在节目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她为什么最终选择和陈楚生合唱《大眠》,而没有选择最先过来找她组队的胡彦斌。 因为陈楚生能站在她的角度选择唱她的《大眠》,她第一想法是觉得这首歌只有自己的独唱版本太可惜,值得拥有一个好听的男声版本,现在有机会录制男女合唱版本,真的可以试试看。最后这个合唱版本也成了舞台经典,现在还在我常听的音乐榜单里 核心就在有没有把别人的作品当回事。王心凌选搭档,眼里是歌曲能变成什么样。陈楚生接得住这份心思,《大眠》才有了新模样。《年轮》那事,连原唱都没弄明白就开口,任谁看了都觉得对作品少了份上心。 歌手站台上,唱的不只是调子,还有背后的故事和情绪。有人翻老歌会查原版的创作故事,不是瞎折腾,是知道这是对音乐最基本的尊重。连谁写的、谁先唱的都弄混,嗓子再好,唱出来也缺了点魂。 现在舞台上这种情况不算新鲜。为了效果忙着炫技、搞创新,把最基础的功课丢了。王心凌和陈楚生能把《大眠》做火,不是多花哨,是他们真琢磨透了这首歌的脾气,知道哪该留余地,哪该加新东西。这种默契,临时抱佛脚换不来。 做音乐和做人差不多,得先学会低头看路,再想着抬头跑。连起点在哪都搞不清,跑再快也容易跑偏。尊重别人的心血,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的作品铺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