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看陈佩斯《戏台》总能品咂出《霸王别姬》的味道,这种味道仅限于张国荣的虞姬和张丰毅

看陈佩斯《戏台》总能品咂出《霸王别姬》的味道,这种味道仅限于张国荣的虞姬和张丰毅的霸王身上。时代变迁中,真虞姬暂时迎合,假霸王果断拒绝,你能说谁对谁错吗? 当然,两部片子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你如果把《戏台》当喜剧看也可以,送包子的伙计强行成为戏台的霸王,为保住戏台,戏班子不得不和军阀周旋,身份错位制造的笑料挺多的。 可喜剧的内核终究是悲剧,这回陈佩斯的讽刺是放在明面上的,守住了戏台和角色,却阉割了剧本和文化,军阀混战中的时代摇摇欲坠,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苟延残喘,想要站着把钱挣了太难。 洪大帅走了,蓝大帅来了,蓝大帅走了,万一来个绿大帅?无论谁把持朝堂,文化总是会以面目全非的模样迎合这些个大帅,谁说这只发生在过去,难道现在不是吗? 卖包子的有了后台,所有人都会捧着,后台跑了,他又是卖包子的。洪大帅喜欢霸王,那就不让霸王自刎,蓝大帅喜欢男旦,那就献出男旦。可问题是,艺术可以妥协,却不能篡改,凤小桐跳河的彩蛋让这部片子立意升华。 时代呢,生活呢,权力呢,文化呢,谁还不是戏台里的小人物,你能怎么办?或许曾经豪情万丈,可总会弯下脊背讨生活,可讨生活的同时,总得坚持点什么。 我佩服陈佩斯的坚守,退出小品舞台,扎根话剧舞台,和资本博弈,夹缝中站着挣钱。可我也佩服张艺谋,放弃以往乡土风格,能够迎合市场需求,拍观众和时代需要的作品,你能说谁对谁错吗? 在片中,外面炮火连天,戏台锣鼓继续,艺术面对的从来应该都是观众,而不是强权。